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固肾纳气法治疗肺心心衰50例临床体会

    发表时间:2011-03-28  浏览次数:465次

      作者:陈有智 作者单位:长葛市妇幼保健院,河南 长葛 461500

      【关键词】 固肾纳气法;慢性肺心心衰;临床体会

      笔者自2000年至2007年运用自拟固肾纳气汤治疗慢性肺心心衰50例,经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患者均根据1977年全国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肺心病诊标准,全部经心电图、胸片、心透超检查确诊为肺心心衰。50例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0岁~50岁者9例,51岁~60岁者15例,61岁~70岁者16例,70岁以上者10例。病程10 a~30 a,平均13 a;就诊时均有呼吸道感染和右心功能不全,其中心功能I级15例、II级26例、III级9例。心衰病程:1 a以下者7例,1 a~5 a者35例,5 a以上者8例。

      2 临床症状和体征

      所有病例均有咳嗽、气喘、心悸、呼吸困难,甚则不能平卧,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下肢浮肿,两肺可闻及湿陛啰音等。

      3 观察治疗

      3.1固肾纳气汤

      组成与加减:炮附子l0 g、西洋参6 g、黄芪30 g、肉桂6 g、蛤蚧粉6 g、泽泻15 g、丹参15 g、炙甘草6 g。有郁热咳嗽者加黄芩、白果、葶苈子;脾虚加白术;胸憋胀痛者加瓜萎、薤白。病情较为严重者配西药抗感染,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等。

      3.2观察方法

      治疗前后均进行心电图、心彩超、胸片检查。

      3.3用药方法

      中药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7 d为一疗程,连续观察治疗2个疗程。

      4 治疗结果

      4.1 治疗标准

      显效:咳嗽、紫绀等症消失,啰音消失或明显减轻,心功能改善II级以上;好转:各项症状有所减轻,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加重,心功能改善不足I级。

      4.2 临床疗效

      经2个疗程治疗,显效34例占68%,好转12例占24%,无效4例占8%,总有效率为92%。

      5 典型病例

      章某,女,65岁,1998年4月26日入院,患慢支、肺气肿、肺心病10余年。诊见:气喘伴咳嗽,动则尤甚,心悸胸闷,端坐呼吸。双下肢浮肿,纳呆腹胀,溺短,舌质淡胖偏紫暗,苔白,脉细弱偏数无力。体检:呼吸26次/min,血压14/l0 kPa。口唇紫绀,呼吸急促,高枕卧位。颈静脉怒张,桶状胸,肋间隙增宽,双肺呼吸音减弱,双肺散在干啰音,右下肺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尖搏动剑突下可见,心率100次/min,律尚齐,肝颈回流征阳性,双下肢踝关节以下凹陷性水肿。X线胸片示:慢支,肺气肿,心电图提示:电轴显著右偏,肺型P波。西医诊断:慢支合并感染,阻塞性肺气肿,肺原性心脏病,心功能不全II级。证属肺肾两虚、肾不纳气、阳虚水泛、水血互结。治以补肾益肺纳气,泻肺平喘,活血利水。处方:炮附子12 g(先煎)、肉桂6 g(冲)、丹参15 g、蛤蚧粉6 g、西洋参6 g、葶苈子15 g、黄芪30 g、苏子:l0 g、车前仁30 g、泽泻12 g。服7剂后气喘水肿基本消失,双肺未闻及啰音,能平卧入睡,心衰得以控制。尔后,守上方以胎盘粉、蛤蚧粉等调治1月,诸症消失,出院后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6 体会

      慢性肺心病合并心衰,病情一般较重,且易反复发作,本病属于中医“心悸”、“喘证”、“痰饮”等范畴。病位在心,关乎肺肾脾诸脏,其主要病机是心肾气阳虚衰,阳损及阴、痰饮阻肺、肺气不足,气虚则无力运血则血脉瘀阻,阳虚则水饮泛滥,凌心射肺。故每兼挟血瘀水饮之证。乃虚实挟杂证。为本虚标实之证。治疗应在扶正固本,标本同治,以益气温阳,固肾纳气,活血化饮为基本治则。主方以炮附子温补心肾,振奋阳气,配肉桂补肾纳气,人参、黄芪补气扶正为主药,葶苈子清肺平喘,丹参活血化瘀,泽泻、车前子利水化饮,蛤蚧滋补肺肾,全方合用具有补肾纳气,温阳利水,活血化瘀之功效。根据药理研究,葶苈子具有强心功能;丹参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降低血粘度;车前子具有强心利尿之专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故而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

    ↑上一篇:呼吸功能的康复锻炼在COPD病人中的应用体会
    ↓下一篇:柴麻止哮胶囊结合西药治疗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