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1-07-12  浏览次数:428次

      作者: 李永翠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呼吸的目的是排出二氧化碳,呼进新鲜氧气,保证气体交换过程正常进行。呼吸衰竭是呼吸功能严重损害,以至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有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现将对呼吸衰竭护理实践体会报告如下。

      1 一般护理

      病室需要安静,阳光充足,空气新鲜,给予高蛋白易消化的饮食,多吃蔬菜水果。根据病情,选择不同体位,一般半卧位,昏迷患者要侧卧,头转向一侧,以免咽喉分泌物堵塞气管,气管插管切开患者应取仰卧位。

      2 合理给氧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是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合理给氧,增加肺泡内氧分压,提高氧弥散能力,以纠正缺氧。(1)对单纯缺氧,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高浓度的吸入有良效,而缺氧兼有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给氧的同时须设法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如保持气道通畅、清除痰液、解痉平喘等。同时在气道通畅的基础上,使用呼吸兴奋剂,可以明显改善通气,严重呼吸衰竭通气功能明显障碍,药物治疗24~48 h无效时,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进行人工通气。(2)在吸氧治疗中,要认真观察病情变化,如呼吸困难是否改善,心率、脉搏是否减慢,神志是否清醒,若上述症状改善,表示缺氧状态得到矫正,反之加重。应详细记录,认真交班,并通知医生。

      3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道堵塞可引起通气功能障碍,从而造成换气功能障碍,导致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因此,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是护理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措施之一,维持呼吸道的通畅,一般采取鼓、转、拍、吸、雾五项措施:(1)鼓:神志清醒的患者,向患者讲清咳嗽咳痰的重要性,鼓励患者咳嗽,并教给患者行之有效的咳嗽方法,如深吸一口气后用力咳,这样主动咳嗽可加强气管和支气管的纤毛上皮运动,使附着于管壁的分泌物便于咳出,有利气体进入肺泡,以维持氧张力。(2)转:经常转换体位,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保证支气管各方面的引流,以利于支气管分泌物的排出,但对昏迷患者在翻身前应先吸净口腔壁咽部的分泌物,以免体位变动时痰液流动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一般1~3 h翻身一次并做好褥疮护理,防止褥疮的发生。(3)拍:每次翻身时,用手掌轻轻的叩打患者的胸背部,由下而上,顺序拍打,通过拍打的震动使痰易于咳出。(4)吸:咳嗽无力,不能自行咳嗽,呼吸道又有痰液堵塞的患者,应立即采取口腔或壁腔吸痰,吸痰时如痰液黏稠,堵塞导管,不易吸出,可滴入等渗盐水少许,或化痰药物,并配合拍打胸背部通过振动,使痰液易于吸出。吸痰时呼吸道

      黏膜很容易受到机械性损伤。使在吸痰过程中特别需要注意减少和避免对呼吸道黏膜的刺激和损伤。(5)雾:雾化吸入是利用高速分流,在雾化中使药液成雾状喷出,而进入患者体内,支气管与肺泡,直至解除支气管痉挛,并使痰液稀释便于排出。雾化时注意事项:①雾化时,雾粒大小要适中,雾粒大小不易吸入到较细的支气管。②时间不宜过长,一般每次吸入时间20 min,在特殊情况下,如严重呼吸道痰液堵塞,支气管哮喘持续状态,合并肺部感染等,可酌情延长吸入时间。③雾粒进入呼吸道深度不但受雾粒大小的影响还与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情况和呼吸方式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前要教会患者掌握:恰当呼吸动作,用口吸气用鼻子呼气,慢慢深吸气可使吸入雾量增多而进入较深支气管,在吸气末时屏气片刻,有利于雾粒在支气管壁上吸附。④雾化治疗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如经治疗后气促改善,发绀减轻,咳嗽减少,痰液稀,肺部音减少,表示疗效良好,如出现痰变黏稠,不易排出,呼吸困难,发绀显著,提示疗效不好,应查看有无下述原因,是否气雾过冷,引起支气管黏膜干燥,分泌物变稠,或是雾量过多,引起支气管反射性痉挛,应及时处理。

      4 使用呼吸中枢兴奋剂时应注意观察病情

      呼吸兴奋剂有助于加深病者呼吸幅度,增大通气量,提高氧分压,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从而达到加强自主呼吸和改善神志的作用,因此,有广泛支气管痉挛和痰液阻塞的重症呼吸衰竭患者,在使用呼吸兴奋剂时须注意保持呼吸道通畅,未能达到治疗目的。否则,因呼吸道阻力大,影响通气,应用呼吸兴奋剂后,会增加呼吸功率,机体耗氧更甚,弊多利少,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如剂量过大或给药过快,可出现呼吸过度,烦躁不安,脸潮红、出汗、呕吐、肌肉颤动等不良反应,此时应减量或暂停使用。

      5 体会

      呼吸衰竭是许多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由于呼吸功能障碍所致的脉血氧分压降低和二氧化碳分压增高,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临床表现。病情危重,复杂变化迅速,死亡率高,内、外、妇、儿、传等各科疾病均可发生,从长期临床表现护理工作中体会到:在治疗呼吸衰竭过程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而护理呼吸衰竭患者的关键又在于改善呼吸功能障碍,更重要的是认真做好呼吸道通畅的护理。

      缺氧与二氧化碳潴留是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特征。患者表现为发绀、烦躁、心率增快,表示患者存在缺氧,可增加给氧量,面色潮红、出汗、嗜睡、血压升高,表示有二氧化碳潴留,可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因此,合理给氧是呼吸衰竭患者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作者单位: 434020 湖北荆州,荆州市荆州区城南医院

    ↑上一篇:COPD致呼吸衰竭合并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分析
    ↓下一篇:肺气肿的X线平片与CT诊断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