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肺透明膜病的临床及X线诊断

    发表时间:2011-08-17  浏览次数:454次

      作者:赵菊环,刘琳香,张国富  作者单位:许昌市中心医院,河南 许昌

      [摘 要]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诊断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与病理证实的30例HMD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30例中16例表现肺透亮度略低和(或)见细小颗粒影及网点状影;8例表现为弥漫性较大颗粒影,透光度明显降低;4例呈磨玻璃样变,心脏及膈肌影模糊;2例呈“白肺”样变,心脏及膈肌影消失。其中支气管充气征23例,肺容积减少16例,合并肺内感染13例,肺出血4例,气胸3例,间质性气肿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结论: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肺透明膜病的主要方法,对其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胸部X线检查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ce disease,HMD)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呼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因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进行性肺不张。本病病死率高,X线检查有助于本病的诊断和预后的估计。本组回顾性分析30例HMD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

      本组30例中,男21例,女9例。孕龄<35周26例,35周~40周4例。顺产7例,剖宫产23例。产妇中9例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3例有糖尿病。体重分布在2 000 g以下18例,2 000 g~2 600 g之间11例,2 600 g以上1例。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进行性呼吸困难、呼气性呻吟、紫绀、三凹征及血氧分压低,均摄有仰卧位前后位胸部正位片。

      2 结果

      本组病例中仅见透光度略低或细小颗粒影5例;肺透光度减低,肺野内可见细颗粒或网格影,出现支气管充气征,心膈面部分模糊11例;肺透光度明显下降,肺内大颗粒影且互相融合,支气管充气征广泛,心脏和横膈面模糊不清12例;肺野致密呈“白肺”改变,心脏及横膈边缘不清2例;其中合并肺炎13例,肺出血4例,气胸3例,间质性肺气肿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7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

      3 讨论

      HMD是由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广泛肺萎陷和肺顺应性下降,临床出现出生后不久即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和呼吸衰竭为主要表现。多见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剖宫产儿或有窒息史,母亲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糖尿病的患儿[1]。

      3.1 病因和发病机制 本病因为缺乏由Ⅱ型肺泡细胞产生的表面活性物质(Ps)所造成。Ps在胎龄20周~24周时出现,35周迅速增加。早产儿,因肺泡Ⅱ型细胞发育不成熟,而使肺Ps产生不足。另外还与缺氧、酸中毒、低温、糖尿病孕妇的胎儿、剖宫产、通气失常、肺部感染等因素有关[2]。当肺泡Ps合成不足或受抑制时,出现呼气性肺泡萎缩、凹陷。缺氧、酸中毒使肺小动脉痉挛,肺灌流不足,继而损伤肺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肺毛细支气管黏膜,使血浆蛋白外渗,于肺泡终末细支气管表面形成纤维性透明膜[3],此膜随病情发展或逐渐增厚或溶解消失。

      3.2 X线检查

      3.2.1 特征性表现 肺充气不足:两侧肺野透亮度显著减低,内有网状颗粒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肺泡广泛萎陷,使充气的支气管显示清楚。白肺:病情严重者,全肺一致性密度增高,完全变白,心影及支气管充气征均不清楚。胸廓扩张良好,膈位置正常。

      3.2.2 按肺泡萎缩程度X线可分为4级[3] Ⅰ级:肺内广泛颗粒状影,含气肺泡范围大于萎陷肺泡,心影轮廓清楚;Ⅱ级:颗粒影部分融合,充气肺泡与萎缩肺泡大致相等,肺透光度降低,肺底可见支气管充气征,心影轮廓尚清楚;Ⅲ级:颗粒状影广泛融合,含气肺泡少于萎陷肺泡,肺野透光度明显减低,支气管充气征呈秃枝状,心脏轮廓模糊;Ⅳ级:几乎全部的肺泡萎陷,肺野呈均匀的致密影(白肺),心脏轮廓消失,支气管充气征清楚或消失。本组病例Ⅰ级5例,Ⅱ级11例,Ⅲ级12例,Ⅳ级2例。据文献报道[3],经治疗后Ⅰ级~Ⅱ级患儿约60%~75%可存活,Ⅲ级~Ⅳ级多在24 h~72 h内死亡。本组Ⅱ级患儿死亡2例,Ⅲ级~Ⅳ级全部死亡,与文献报道接近。

      3.3 合并症 肺透明膜病合并症较多,其中肺炎、肺出血及动脉导管未闭、缺氧缺血性脑病最常见[3,4]。本组病例合并肺炎13例,肺出血4例,缺氧缺血性脑病7例,动脉导管未闭2例。

      3.4 鉴别诊断 吸入性肺炎:多见于剖宫产时羊水吸入,X线表现为两肺纹理增粗,于两肺门区及两下肺内带沿增粗肺纹理可见絮状、斑片状影,明显的可有心缘及膈面不清,常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表现。新生儿肺出血和湿肺:表现为云雾状肺野和(或)颗粒状影,严重者湿肺可表现为白肺,但支气管充气征不明显,病变分布不均匀,吸收快为两病特点。B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GPS):临床与X线表现极似肺透明膜病,病理上也有透明膜形成,不易区别,但患儿常有胎膜早破或产程延长史,其母宫颈试子GPS试验阳性,患儿胃液或气管抽吸物可发现链状排列的革兰阳性球菌,不能除外GPS感染时,可试用青霉素。总之,早产儿,低体重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胸片显示细网状影伴支气管充气征,即可诊断HMD。X线检查对HMD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尚云海,李晓东,王学春,等.肺透明膜X线诊断(附5例X线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杂志,1995,11(3):203204.

      [2] 吴瑞萍,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450.

      [3] 徐赛英.实用儿科放射诊断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252257.

      [4] 贺名礼.新生儿肺透明膜病X线病理对照观察[J].实用放射学杂志,1999,15(10):610611.

    ↑上一篇: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预防及护理
    ↓下一篇:经支气管镜钬激光技术治疗大气道腔内新生物致气道阻塞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