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雾化时间改变对支气管扩张患者疗效影响的比较

    发表时间:2011-08-25  浏览次数:1158次

      作者:汪晓雁,刘晓莲  作者单位:南昌大学上饶医院,江西 上饶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雾化吸入时间对支气管扩张(支扩)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医生确诊的支扩患者50例,按住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每日900~920、1500~1520行雾化吸入;实验组于640~700、2040~2100行雾化吸入,两者使用药物相同。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依从性、痰液好转及住院日数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结论:改变雾化吸入治疗时间后可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依从性,缩短其住院天数,此方法在临床上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 支气管扩张,雾化吸入,依从性,不同时间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氧气或压缩空气的驱动,使药液形成雾状微粒,并通过患者的呼吸进入下呼吸道,达到消炎、祛痰、解痉、改善通气功能的作用[1]。临床上多数支气管扩张(支扩)患者痰液粘稠,不易咳出,在常规治疗时间进行雾化吸入后疗效不明显,部分患者不愿接受此项治疗。为了提高雾化吸入的疗效,我们根据支扩患者在清晨起床及夜间躺下时咳嗽加剧,排痰量较多的特点,改变雾化吸入治疗的时间,并辅以体位引流,胸部叩击等一系列相应措施,协助患者大量排出脓痰,减轻中毒症状,可明显提高患者雾化治疗的依从性,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缩短住院时间的目的。

      1 资料与方法

      1.1 观察对象

      我们将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收治的经临床医生确诊的支扩患者50例,按住院日期的单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51.2±13.62)岁;实验组25例,男19例,女6例,平均年龄(54.3±14.82)岁。经统计学检验,以上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和病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使用益鸟牌402超声雾化器,罐内药液为生理盐水20 ml+地塞米松5 mg+氨茶碱0.125 mg+α糜蛋白酶4 000 U+庆大霉素4万U,每次雾化治疗15 min~20 min。对照组每日900~920、1500~1520各行一次雾化吸入,同时做好详尽、细致的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使其正确配合治疗。实验组于640~700、2040~2100各行一次雾化吸入,具体方法同前。两组治疗后,均采用体位引流、拍背等一系列措施,协助患者排痰。在观察期间均遵医嘱给予补液、抗炎、营养、支持等治疗,并通过观察了解患者依从性、痰液性状改善及引流量明显减少所需日数、住院日数三方面进行比较。

      2 结果

      对照组25例中有9例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实施雾化治疗。实验组25例中仅1例由于对雾化药液的气味敏感,拒绝合作,其余24例均完成此项治疗。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两组雾化吸入时间改变后各项指标的比较注: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讨论

      超声雾化吸入是利用超声发生器薄膜的高频震荡或气源启动的高频射流雾化,使液体成为雾滴,高密度而均匀的气雾颗粒能达到末梢气道,利于排痰。支扩患者约有90%有慢性咳嗽、咳脓痰症状,且咳嗽、咳痰常在晨起及夜间卧床时加重。这是因为支气管扩张感染后,管壁黏膜被破坏,丧失了清除分泌物的功能,引起分泌物的积滞,当体位改变时,分泌物接触到正常黏膜产生刺激,引起咳嗽并可咳出大量脓痰。据此特点,我们把常规雾化吸入治疗时间改在晨起及夜间卧床时各行一次,通过雾化吸入稀释呼吸道分泌物之后,再辅以翻身拍背、体位引流等措施,即可促进痰液的大量排出。

      目前对患者依从性较公认的定义是:患者的行为(如吃药、饮食或改变其他生活方式等)与医嘱的一致性[2]。依从性属于行为科学范畴,表现为人们对所要求做的一件事,所采取的相应性行为及其程度[3];有资料表明治疗时间的长短是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原因之一,治疗时间越长依从性越差[4]。

      雾化吸入治疗时间的改变可减少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照组进行雾化的两个时段都在白天,与补液同时进行。雾化治疗本身的干扰及雾化引起的排痰动作都会频繁改变体位易导致药液外渗;其次,白天护理操作多,护士往往无暇顾及雾化患者的感受,未能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使患者产生不安全感,从而降低了依从性,不能顺利完成治疗。其中5例进食较晚,饭后不久即行雾化,由于饱餐后血液集中在胃肠道,导致机体处于脑部缺氧状态,加上面罩雾化,供氧量相对减少,患者易产生气急、心慌等不良反应;另外2例由于吸入药液刺激咽部,引起恶心反射,导致治疗中止。

      良好的护患关系和显著的治疗效果,能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实验组患者晨起时精神饱满,情绪状态较好,在护士的亲切问候声中和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之后,都能乐意接受治疗。雾化后,积滞了一夜的痰液大量排出。夜间患者由于迷走神经兴奋导致咳嗽、咳痰加剧,严重影响睡眠,通过雾化吸入可排出大量脓痰,同时还湿润气道、减少刺激起到镇咳作用,有助于患者睡眠。另外,清晨、晚间避开了用餐时间,且无其他治疗措施干扰,患者可安心接受雾化治疗。

      通过表1可以看出,对照组的患者在雾化吸入3天后,仍有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现象存在,因而使其对吸入疗法丧失信心,往往在吸入时间未到或药液尚未吸入完毕便自行中断治疗。反之,实验组的患者3天后痰液性状明显好转,痰量明显减少,患者充分感受到吸入治疗的优越性,从而调动患者的参与积极性,达到促进康复、缩短疗程的目的。

      总之,改变雾化吸入治疗时间后可促进痰液的大量排出,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依从性,缩短其住院天数。临床上多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在急性感染期也有此特点,此法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维英.雾化吸入疗法[J].基础护理学,1997,9(3):157.

      [2]周达生,姚华庭.医学系统工程与遵医行为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1995,15(2):37.

      [3]杜军丽,李武平.健康教育对癫痫患者依从性影响的临床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3):169.

      [4]刘贤.论患者的依从性[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8,5(4):237.

    ↑上一篇: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呼吸衰竭133例
    ↓下一篇:吸烟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相关性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