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附39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2-02-01  浏览次数:524次

      作者:梅元珍  作者单位: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校医院,湖北 咸宁

      【关键词】 肺炎

      机械通气是临床上治疗急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效方法。长期使用机械通气,痰液易坠积、结痂、脱落,阻塞气道,直接引起或加重肺部感染、肺不张。我们对162例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降低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措施。

      1 临床资料

      2004年5月至2007年10月我科对162例患者行机械通气。其中男105例,女57例;年龄26~71岁,平均49岁。124例为气管插管后使用;38例为气管切开后使用。机械通气时间0.5~1 448h,平均724h。

      2 结 果

      本组患者中39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24.1%;死亡18例,死亡率46.2%。

      3 预防措施

      3.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各项操作前均应戴口罩、洗手,最好使用一次性无菌手套。每位患者配置一套专用吸痰装置(吸引装置、吸引连接管、1/5 000呋喃西林、生理盐水各1份)。口腔内吸痰管和气管内吸痰管要严格分开。吸痰管不可反复使用,以防止污染和医源性肺部感染。

      3.2 人工气道的护理

      (1)每一班护士要核对气管插管在门齿、鼻腔的外露长度,并做好交班和记录。注意防止牙垫脱出或滑落而将气管插管咬扁,切忌牵拉或阻塞插管。

      (2)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呼吸道黏膜脱水,分泌物稠厚不易排出,易引起感染。痰液黏稠时可间断雾化吸入。雾化后立即翻身拍背、吸痰,以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在吸痰前严禁用生理盐水滴入气管,因为这样不仅不能稀释痰液,而且还会造成细支气管阻塞和感染。

      (3)吸痰管的直径一般选2~2.5mm,这样吸痰时空气仍可进入肺部,而且吸痰时动作宜轻柔迅速,左右旋转,导管边吸边向上提,避免在气管内反复上下提插。吸痰同时注意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异常立即停止吸引。每次吸痰最多连续3次,并且每次持续时间不超过15s。吸痰后听诊肺部,评价吸痰效果。吸引负压一般维持在10.64~15.96kPa,较高的负压不但不能清除分泌物,反而会引起肺不张、低氧血症和创伤的危险。

      (4)有气管切开的患者,伤口周围皮肤应保持清洁、干燥,污染时用生理盐水棉球擦拭。用75%的酒精进行伤口周围消毒,2次/d。每天更换气管套管底下的消毒纱布,如有污染及时更换。注意检查气管套管固定带松紧度是否合适,结扣要牢固。

      3.3 做好口腔、鼻腔的护理

      口鼻腔积留的分泌物常常是肺部感染的直接原因,因此我们要重视口腔、鼻腔护理。经鼻气管插管与经口插管不同的是,经鼻插管有利于口腔护理。使用1∶5朵贝液,2次/d,保持口腔清洁,并注意观察有无口腔霉菌感染、黏膜溃疡等。用盐水棉签擦洗鼻腔,湿润鼻黏膜。操作前后要检查气管插管的深度(22~27cm),测量插管外露的长度,以防移位。

      3.4 呼吸机的消毒

      患者使用过的呼吸机管道,用含氯消毒液(1∶20金星液等)浸泡30min后用蒸馏水冲净,晾干,送气体消毒后备用。患者使用过的细菌过滤器,送气体消毒后备用。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每3d更换一次呼吸机管道、湿化器、细菌过滤器。

    ↑上一篇:儿童结核性脑膜炎63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病原体检测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