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与体重指数的相关性研究

    发表时间:2012-03-20  浏览次数:605次

      作者:宋莉红,马卫华,冉瑞华  作者单位:100055 北京市宣武区广外医院内科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体重指数,肺功能

      体重指数(BMI)是用于判断人体营养不良与肥胖的重要生理指标,近年研究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1],关于BMI与COPD患者肺功能等指标的关系,国内研究报道较少,在国际上也存在一定争议,故希望通过我们的研究为此提供一定的线索。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06年5月至2007年9月我院就诊的中重度COPD患者(稳定期)88例,其中男65例,女23例;年龄41~90岁。纳入标准:全部病例诊断和分级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制定的COPD诊疗指南[2];合并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肺癌等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及左心功能不全,冠心病、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等内分泌系统疾病,肝肾功能衰竭等疾病除外。按BMI分组,最终符合上述标准的低BMI组(BMI≤18.5 kg/m2)29例,正常BMI组(18.42 kg/m2

      1.2 方法 所有入选患者均行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胸部X线检查。肺功能测定(采用意大利生产QUARK PFT3型肺功能测定仪,由专人负责)。输入当日大气压后自动校正到标准气压,每例受检者测前充分休息,检测体位一致,每项目连续做3次,取其理想曲线最大值,测定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一氧化碳1 s弥散量(DLCO),为排除体表面积对肺功能测定值的影响,结果以实测值占预计值的百分比(%)表示。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计数量资料采用χ2检验,同时还采用Pearson检验对体重指数与肺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比较 本次研究中对88例老年人进行了检查,按照BMI将他们分为正常BMI组、低BMI组和高BMI组。正常BMI组33例,男24例,女9例;平均年龄(72±11)岁;低BMI组29例,男15例,女14例;平均年龄(74±9)岁;高BMI组26例,男12例,女14例;平均年龄(73±7)岁。3组性别比和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肺功能参数测定结果 3组各项肺功能参数随着BMI的增加而呈递增趋势,正常BMI组和超高BMI组的FVC和FEV1/FVC明显高于低BMI组,但是前2组之间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正常BMI组和高BMI组的FEV1和DLCO明显高于低BMI组,同时高BMI组的检测值亦明显高于正常BMI组,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见表1。表1 3组肺功能参数比较

      注:与低BMI组比较,*P<0.01;与正常BMI组比较,#P<0.05,△P<0.012.3 BMI与肺功能参数的相关性 Pearson检验结果显示BMI与FVC、FEV1、FEV1/FVC和DLCO等各项肺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均具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earson相关系数分别为0.625、0.687、0.438和0.627,P=0.000)。

      3 讨论

      BMI与COPD关系复杂,目前认为可能是两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方面COPD能量需求与饮食不平衡导致BMI降低,COPD患者由于呼吸道阻力增加,肺弹性降低,呼吸肌负荷增加,耗氧量增加,基础代谢率增加,而且由于气促导致吞咽困难,而进食可能导致气促加重,以及长期服药,胃肠道淤血,焦虑等可能导致食欲下降而造成营养不良,BMI降低[3,4]。另一方面低BMI导致肌蛋白分解和肌纤维结构改变,呼吸肌萎缩和呼吸肌力下降而导致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力不足,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生成减少,引起呼吸道纤毛清除能力下降,全身以及呼吸道局部细胞免疫和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下降,增加呼吸道感染机会[5,6],加重呼吸系统疾病,形成恶性循环。另有研究表明,营养不良COPD患者气流受限程度更高,弥散度更低,而且FEV1、FEV1/FVC、DLCO和BMI有较强相关性,这与我们的研究结果一致。Creutzberg等[7]研究发现,8周的营养支持治疗,肺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还有些实验证实BMI可以作为COPD患者预后的评价指标。如Celli等[8]证实BMI可以作为评价COPD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这些研究说明了BMI和肺功能之间存在相关关系以及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结果显示:3组BMI与肺功能FVC、FEV1、FEV1/FVC呈正相关,且弥散功能也随着BMI 降低出现差异。这充分说明通气和弥散指数与患者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改善营养状况,保持良好的BMI对于COPD患者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更有益,并且检测和评估BMI与FVC、FEV1、FEV1/FVC与DLCO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预测COPD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 周敏,徐永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支持治疗及存在的问题.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104106.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07年修订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7,30:817.

      3 Donahoe M, Rogers RM, Wilson DO, et al. Oxygen consumption of the respiratory muscles in normai and in malnourish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m Rev Respir Dis, 1989,140:385391.

      4 Creutzberg EC, Schols AM,BothmerQuaedvlieg FC, et al. Prevalence of an elevated resting energy expenditure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pulmonary disease in relation to bidy composition and lung function. Eur J Clin Nure,1998,52:396401.

      5 Chandra RK. Cellmediated immunity in nutritional imbalance. Fed Proc, 1980,39:30883092.

      6 Waaler HT. Weight and morlality :the Norwqegian experience. Acta Med Scand,1984,215(suppl):156.

      7 Creutzberg EC, Wouters EFM, Moster R, et al . Efficacy of nutria-tional supplementation therapy in depleted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d Lewis Nuteition, 2003,19:120127.

      8 Celli BR, Cote CG,Marin JM, et al. The body2mass index , airflow obstructtion, dyspnea, and exercise capacity index in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N Engl J Med, 2004,350:10051021.

    ↑上一篇:普米克令舒与博利康尼雾化吸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临床观察
    ↓下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间歇无创正压通气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