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密闭式吸痰管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623次

    吸痰是呼吸内科重症监护室(RICU)机械通气患者人工气道管理中最常见、最频繁、必不可少的护理操作,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在临床上已有较多应用[1]。笔者旨在探讨密闭式吸痰管在吸痰中的应用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行机械通气治疗的60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成密闭式气管内吸痰组(试验组)和开放式气管内吸痰组(对照组)。试验组30例,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21~76岁,平均53.3岁;对照组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75岁,平均52.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材料:密闭式吸痰管我国首先在重症监护室中使用,选用南京逢源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所生产的一次性密闭式吸痰管。密闭式吸痰管为PVC材料,无毒无刺激,独立包装,有较好的柔软性和化学稳定性,有效期长达3年,为一次性使用物品,24h更换1次。

    1.3使用方法:试验组(密闭式吸痰管吸痰组):先进行妥善准备,首先纯氧吸入3min,将负压调整在合理的位置上,操作者先对密闭式吸痰管三通透明端与气管插管连接端进行正确连接,注意透明三通上方注液口盖需要盖严实,将日期标签贴在负压控制阀上,一手握住透明三通,另一手拇指及食指将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选择合适的深度后停止插入。每次吸痰时间尽量控制在10 s以内,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之后,按下负压控制阀,常规吸痰,当遇到阻力时退回2 cm,逐渐旋转上提,左右旋转,痰多时稍作停留。患者分泌物较黏稠时,可进透明三通上方的白色注液口,以注射器注入适量无菌NaCl溶液/化痰剂,对其稀释后再在此基础上进行抽吸。吸痰过程不需要脱开呼吸机,不中断通气及氧疗。对照组(一次性无菌吸痰管):吸痰时需要断开呼吸机,暂时中断氧供应,进行传统的气管内吸痰。

    1.4监测指标:对吸痰前3 min、吸痰中、吸痰后0.5 min和吸痰后5 min患者的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呼吸变化进行对比观察,比较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

    1.5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统计,试验结果以均数±标准差(x±s)的形式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R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吸痰方法SpO2、心率、呼吸变化比较,在不同时间的比较详见表1,两组VAP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RICU机械通气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吸痰方法SpO2、心率、呼吸变化比较(x±s)组别           项目      吸痰前 3 min       吸痰中       吸痰后0.5 min       吸痰后5 min试验组(n=30) SpO2(%)     94.5±3.0①       95.5±2.5②   96.5±3.2②      95±2.2①HR(次/min)  72.3 ±2.4①   73.5±2.3②    74.3±4.1②           72.6±2.5①             R(次/min)   21.0±3.2①    22.1±2.3②    21.8±2.5②      21.1±2.6②对照组(n=30)SpO2(%)     93.9±3.1     92.3±1.5    91.3±3.1       95.3±2.3             HR(次/min)  71.3±1.9      78.3±3.5    79.3±5.1       72.0±2.6             R(次/min)   21.5±2.9      24.5±2.8    25.3±3.2       22.0±2.3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表2两组VAP发生率比较[例(%)]组别             例数            VAP[例(%)]           发生时间(x±s,d)试验组             30             6(20)①           8±3对照组             30            12(40)          4±1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3讨论

    3.1密闭式吸痰管的优点: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吸痰护理,操作方法简单易学,短时间内即可掌握,可节省时间和人力。密闭式吸痰管一方面在24 h内能够多次使用,另一方面吸痰管不需要及时更换,明显缩短了操作时间,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高。由于吸痰管管道柔软,前端为圆形,管道前端有4个侧孔,合理的设计能够确保抽吸压力均衡,可减少黏膜堵塞情况发生;可使用微量泵持续经白色注液口泵入NaCl溶液,降低痰液黏稠度,降低机械通气过程中痰液堵塞人工气道的发生率。与开放式吸痰管相比,密闭式吸痰管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2]。

    3.2避免污染及交叉感染:密闭式吸痰管的各项操作完全是在密闭状态下进行的,避免发生开放式吸痰操作时的各种并发症,避免了开放式吸痰操作不慎时的污染,应用密闭式吸痰系统能够有效避免交叉感染[3],明显降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显著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的经济压力。吸痰时不直接接触吸痰管,有效地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医疗安全性得以大大提高。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在降低RICU机械通气患者VAP的发生率方面有着较大的作用和意义,且发生VAP的时间晚,说明密闭式吸痰管对患者的气道有保护作用[4-5]。

     

    4小结

    总之,对于RICU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时使用密闭式吸痰管可减少SpO2、心率、呼吸变化,降低VAP发生率。同时减少了痰液飞溅对RICU环境及医务人员的污染,是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时较好的吸痰方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5参考文献

    [1]李东亮,杨丽萍.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监护病房机械通气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0,12(6):96.

    [2]曹美丽.密闭式吸痰管在重症医学科的临床应用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10,12(13):191.

    [3]尚彩花.ARDS患者机械通气中密闭式吸痰管的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9,24(9):44.

    [4]王晓萍.传统吸痰法与密闭式吸痰方式的临床比较[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41

    [5]刘妍,何立平.密闭式吸痰管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观察效果[J].护理研究,2006,20(6):1619

    ↑上一篇:支撑喉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配合
    ↓下一篇:不同培训方式对低年资护士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效果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