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呼吸病学》

    支撑喉镜下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的麻醉配合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694次

    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是耳鼻喉科常见的急诊手术,以急诊手术麻醉为主。患者发病急,症状多样。随时有窒息、死亡的危险[1]。患儿多以1~8岁为主。患儿在全身麻醉前不能配合穿刺,建立静脉通道,以及自愿进入手术间。常常需要在准备室做基础麻醉,在无心电监护及吸氧的情况下,肌内注射氯胺酮、使其意识消失,方可入手术间。这样增加了麻醉的风险性及难度。因此,麻醉期间的护理配合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1月共312例婴幼儿支气管异物取出术患儿的麻醉期间的护理配合,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312例,其中男187例,女125 例。年龄7个月~7岁,平均3.5岁。其中5岁以下230例,5岁以上82例。异物种类为:葵花籽 255例,花生米32例,蚕豆9例,西瓜子10例。塑料纽扣3例,肉块3例。合并支气管炎290例,肺不张178例,6例误诊为小儿肺炎,病程达1年,入院可见消瘦,营养不良,咳喘乏力,精神状态极差表现。

     

    2麻醉方法

    本组均采用基础麻醉加静脉分离麻醉的方法。术前在准备间家长的陪同下肌内注射氯胺酮4~6 mg/公斤体重,东莨菪碱0.1~0.3 mg。待意识消失,患儿入睡后,迅速接入手术间,建立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及面罩吸氧。协助麻醉完成麻醉诱导,维持自主呼吸,术中不做气管插管,丙泊酚持续静脉泵入[2]。连接高频通气持续吸氧。术后等待自然苏醒。手术过程顺利,安返病房。

     

    3麻醉配合

    3.1入室前:巡回护士接到手术通知单,立即准备手术间。首先调节室温24~26℃,水热毯的温度设置在38℃,备两套吸引器,麻醉、术者各一套专用,备好输液用物,检查抢救药物并稀释备用(麻黄素稀释成6 mg/ml、阿托品0.1 mg/ml、盐酸肾上腺素50 μg/ml、地塞米松1 mg/ml、多巴胺5 mg/ml共50 ml输液泵备用等),遵麻醉医嘱,严格按患儿的公斤体重配置全身麻醉及抢救药物。

    3.2入室后:患儿入室后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常规监测心电图,无创血压和SpO2,面罩下吸氧,静脉注射丙泊酚2 mg/公斤体重,氯胺酮2 mg/公斤体重,麻醉诱导。术中丙泊酚4~6 mg/(kg·h)输液泵维持,根据需要追加氯胺酮1 mg/公斤体重,保留自主呼吸,髙频通气管连接支撑喉镜持续吸氧,氧流量4 L/min。术毕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5 mg,整个术程密切配合,使其平稳过渡,减少各种应激引起患儿呛咳,避免加重缺氧及窒息的发生。

    3.3体位安置:支撑喉镜支气管异物取出手术体位要求头颈高过床头,术中保持正确的抱头方法,专人左手拖住颈部,右手保护头顶,术中一名护士协助按压双肩,听从医生的指挥,配合术者的操作并调整头位的左右、高低的变化。尽量将头后仰,使气管、支气管处于水平位,利于支气管镜的插入,避免损伤气管黏膜,有利于异物的取出。术中出现缺氧或心率下降时随时要向下移动患儿于手术床上。配合麻醉积极抢救。

    3.4术中急救配合:面罩给氧至SpO2在98%以上,移开面罩,插入支气管镜,其侧孔与高频通气机螺纹管连接,持续高频通气给氧。术中若SpO2低于90%并持续20s以上,应暂停取异物,退支气管镜到气管处,手控呼吸,待SpO2上升到98%以上,再重新试镜取异物。若SpO2<70%以下,应立即推出支气管镜,迅速使患儿后撤,颈部垫圆枕,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面罩加压给氧,待血氧饱和度上升到98%以上再手术[2]。因此,术中患儿不能固定,巡回护士手眼不能离开患儿。应在床旁协助麻醉及时移动患儿、给氧、给药及心外按压等配合抢救工作。做到忙而不乱,抢救时口头医嘱先复述后给药,保留所有的安瓶,以便核对。

     

    4麻醉苏醒期

    4.1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异物取出患儿麻醉尚未完全清醒,依患儿的大小颈部垫合适圆枕,头后仰或偏向一侧,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此时患儿四肢可适当的约束,防止躁动坠床。注意身体保暖。

    4.2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静脉推注地塞米松2~5 mg,同时用面罩吸氧,待患儿完全清醒后,在脱氧状态下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5%以上,患儿呼吸通畅,无憋气窒息现象,心电图显示正常,可返回病房。

    4.3出手术室之前:电话通知病房,准备吸氧、吸痰及心电监护设备。在返回途中,需备好氧气袋和口咽通气管,以防在运送途中出现意外。观察患儿的呼吸情况,口唇有无发绀及呼吸困难。口内有无分泌物及呕吐物等,在病房与医生护士完成心电监护,床旁吸氧工作[3]。做好交接工作,保证安全。

     

    5讨论

    气管异物有危及生命的可能,患儿往往病情凶险,手术操作和麻醉共用呼吸道,导致麻醉难度加大,我院配备有高频通气机,对术中麻醉氧的供应提供了较好的选择。

    护理人员对此类手术配合的熟练程度,直接决定手术时间的长短。手术室护士应动作敏捷,反应迅速,手术所需用物和急救药品准备及时、到位,防止因物品器械准备不充分而影响手术的进行。

    护理人员对麻醉及抢救药品的剂量、稀释方法、给药途径的熟练运用在麻醉安全中很关键[4]。麻醉药品多为直接作用于神经、心血管系统,剂量的准确配置非常重要,多以mg、μg为给药单位,要求护理人员能准确配置、及时给药,抢救患儿生命[5-6]。

    支气管异物取出患儿体位的放置与手术成败密切相关,术前、术后协助麻醉摆放体位,保持呼吸道通畅。术中协助医生完成合适体位的变化,利于异物的取出,防止呼吸道黏膜的损伤。

     

    6参考文献

    [1]王海英,苏瑛.小儿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手术配合[J].医药论坛杂志,2007,28(3):120.

    [2]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308-1309.

    [3]徐红贞,陈婉珍.儿童气道异物护理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4,19(8):768.

    [4]冯仁梅.硬支气管镜下气管异物取出术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3):573.

    [5]冉秀云,陆冬梅.小儿氯胺酮静脉麻醉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2,33(8):1712.

    [6]王星.小儿异物取出术的麻醉处理[J].吉林医学,2011,32(29):6206.

    ↑上一篇:纤维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术在吸入性肺炎中的效果观察
    ↓下一篇:密闭式吸痰管在R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