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0-05-19  浏览次数:602次

      作者:盛红 叶国良 陈会松 作者单位:315700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关键字: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诊断和鉴别诊断胆胰疾病的重要方法。本科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对疑有胆胰疾病的265例患者进行ERCP共270例次检查,同时作治疗性ERCP 242例次,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65例,其中男119例,女146例,年龄25~89岁。受检原因:腹痛35例次,腹痛伴发热58例次,黄疸104例次,其他原因68例次。曾有胆系手术史128例,胃手术史2例(毕II式1例)。合并高血压13例、冠心病8例、糖尿病36例、慢性肝病15例。

      1.2 方法

      采用Pentax-70K电子十二指肠镜,造影导管、导丝粗0.035,长240cm。禁食8h以上,术前肌注安定、654-2及度冷丁。术中心电监护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护,并给予吸氧(4L/min)。患者取俯卧位,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段后将内镜拉直,然后行胰胆管选择性插管造影,根据ERCP诊断结果在内镜下进行相应治疗。术后常规输液并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3h及次晨检查血淀粉酶,术后禁食1~2d。

      2 结果

      2.1 诊断

      ERCP开展初期(2003年)成功率87.3%(62/71),2004年96.3%(79/82),2005年98.2%(115/117)。胰胆管均显影98例次,仅胰管显影12例次,仅胆管显影146例次,胰胆管均未显影14例次。ERCP诊断:胆管结石177例(其中合并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31例),胆管癌11例,乳头肿瘤7例,胆囊癌侵犯胆总管1例,胰头癌3例,肝癌2例,胆总管末端腺瘤1例,左肝内胆管乳头状腺瘤1例,先天性胆管扩张症3例,胆总管隔膜征2例,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6例,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2例,Oddis括约肌功能紊乱(SOD)6例,B-P胆胰管汇合异常1例,胆囊管汇合过低2例,胆漏4例,胆道蛔虫症2例,胆囊多发性结石23例,Mirrizi氏综合征1例,慢性胰腺炎1例,肝移植术后胆管吻合口狭窄5例,未见异常4例。

      2.2 治疗性ERCP

      对235例患者行治疗性ERCP 242例次,包括乳头括约肌切开后用网篮、碎石器或气囊取石163例次[其中取石后放置鼻胆管引流(ENBD)102例次],单独行ENBD15例次,胆管塑料支架内引流(ERBD)32例次,胆管金属支架内引流(EMBE)5例次,更换塑料支架3例次,十二指肠乳头炎性狭窄切开术2例次,胆管狭窄扩张术20例次,胆管蛔虫取出2例次。

      2.3 并发症

      本组共发生并发症12例(4.44%),发生急性胰腺炎8例(2.96%),化脓性胆管炎1例(0.37%),迟发性切口出血3例(1.11%),均经保守治疗好转。

      3 讨论

      3.1 ERCP的成功率

      ERCP已有30多年历史,由于其操作中难度大,以前国内只在大中城市的中心医院开展,近年来已逐步推广开展,目前成功率在90%以上[1]。本组成功率94.8%。分析插管失败原因,除3例十二指肠球腔狭窄畸形及毕II式胃手术外,其余11例均与操作者的经验和熟练程度以及器械改进有关。本组受检对象年龄70岁以上119例(44.9%),在治疗性ERCP中,不适合手术的高龄患者占了相当的比例,治疗性ERCP对高龄患者胆胰疾病的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2]。

      3.2 ERCP的诊断价值

      B超、CT等对部分胰胆疾病可进行明确诊断,但对乳头壶腹周围的结石、肿瘤等则诊断阳性率低。ERCP对这些疾病的诊断有相当优势,可发现阳性指征并提示病变范围及程度[3]。本组诊断的先天性胆管扩张症、胆总管隔膜征、胆总管下端炎性狭窄、胆总管末端腺瘤、肝内胆管乳头状腺瘤、十二指肠乳头肿瘤、缩窄性十二指肠乳头炎、SOD、胆胰管汇合异常、胆囊管汇合过低、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Mirrizi氏综合征等此类疾病59例,在ERCP检查前的B超、CT检查均未能作出明确诊断。尽管目前MRCP有代替诊断性ERCP的趋势,但ERCP能通过活检、取胆汁、胰液等手段,提供生化、组织学的诊断依据。

      3.3 治疗性ERCP的应用价值

      治疗性ERCP可代替部分胆道外科手术,还可作为胆道外科手术的一种补充治疗[4]。本组2例在ERCP开展初期因不能深插管而治疗失败;取石163例次无一中转外科手术,胆总管结石的治疗基本上可代替外科手术,对胆总管巨大结石且手术风险大的高龄高危患者行ERBD术也取得较好近期效果。急诊经ENBD术对重症急性梗阻性化脓胆管炎可作为首选治疗[5]。本组1例82岁高龄重症患者,当时已神志淡漠、重度黄疸、呼吸急促、休克、低氧血症、皮肤瘀癍,手术风险极大,经急诊ENBD引流后抢救成功;4例外科手术并发胆漏患者,运用ENBD保守治疗后胆漏痊愈。内镜下ERBD或EMBE对一些失去手术机会的胆管癌、乳头癌、胰头癌并发黄疸患者可作为姑息治疗,本组15例胆管恶性梗阻患者行胆道支架置入术后,退黄期保持2~10个月。近期,作者还对5例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病例行内镜下气囊扩张及胆道支架置入术,效果满意。

      3.4 ERCP的并发症

      国外报道并发症发生率2%~7%,病死率0%~2%[6],国内报道并发症1.19%~2.11%,病死率为0.13%~0.18%[7],本组并发症发生率4.44%,病死率为0%。本组ERCP并发症主要为急性胰腺炎,其次为出血及化脓性胆管炎。运用导丝选择性胆管插管,并严格控制胰管造影次数及造影剂用量能降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对已有胰腺疾病的患者,多数学者认为,ERCP术前及术后注射小剂量生长抑素或甲磺酸加贝酯等可予以预防[8]。本组3例EST后第3~5天出现迟发性切口出血,经内镜下钛夹止血。对伴有糖尿病、动脉硬化或重度黄疸的患者,在做EST时应充分止血,避免术后过早进食[9]。

      【参考文献】

      1 李兆申.中国ERCP研究现状.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446~448.

      2 朱荣昌,顾志汉,徐进康,等.治疗性ERCP 319例分析.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6(1):14~16.

      3 董晓艳.逆行胰胆管造影246例临床分析.铁道医学,2001,29(5):337~338.

      4 顾志汉,徐进康,徐宏伟,等.内镜乳头括约肌切开术治疗胰胆管疾病236例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1,18(5):299~300.

      5 李平,张啸.急性梗阻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浙江临床医学,2003,5(9):649~650.

      6 Vallera R,Baillie J.Complication of endoscopy.Endoscopy,1996,28:187.

      7 鞠金涛,李兆申,许国铭. 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常见并发症研究近况.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1998,18(2):95~98.

      8 Zsolt T,Janos P.The effect of long-acting somatostation analogue on enzyme change after endoscopies pancreatogyaphy.Gastrointest Endosc,1991,37:48.

      9 李兆申,许国铭,孙振兴,等.诊断性与治疗性ERCP早期并发症与处理.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2,19(2):77~80.

    ↑上一篇: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p21ras、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埃索美拉唑、铋剂两种方案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