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p21ras、bcl-2蛋白表达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0-05-19  浏览次数:606次

      作者:张占春 作者单位:315041 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放疗科

      关键字:Hp感染与胃癌及癌前病变中p53、p21ras、bcl-2蛋白

      本文通过观察胃癌和癌前病变中的Hp感染情况及p53、p21ras、bcl-2蛋白表达情况,研究Hp 感染与p53、p21ras、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分析Hp 感染在胃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致癌机制。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02年至2003年因消化道症状在本院行胃镜检查并有病理诊断患者98例(除外2月内接受过Hp治疗者),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17~82岁(平均48.5岁);浅表性胃炎20例、萎缩性胃炎18例为B型萎缩性胃炎(病变主要在胃窦部和胃体部),肠上皮化生22例,异型增生18例(均中度以上),胃癌20例。

      1.2 方法

      (1)Hp检测:快速尿素酶试验(RUT):采用福建三强公司Hp快速诊断试剂盒;伊红染色:取胃黏膜标本,用中性福尔马林固定,常规组织学脱水,石蜡包埋,伊红染色,镜检见Hp多呈杆状、红色。两项均为阳性者诊断Hp感染。(2)免疫组化学检测: p53鼠单克隆抗体(D0-1)、p21ras鼠单克隆抗体(187)、抗人bcl-2抗体购置北京中山试剂公司,PBS代替第一抗体作阳性对照,操作按S-P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结果判定标准:p53染色以细胞核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阳性细胞,p21ras染色见细胞膜或细胞浆出现深褐色颗粒为阳性细胞,bcl-2染色为细胞浆呈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阳性细胞数>10%为基因蛋白表达。

      2 结果

      2.1 Hp感染与病理形态变化

      在胃黏膜浅层可见杆状、红染的Hp,分布于黏膜表面黏液层、表面上皮下、小凹内及腺颈部。肠化腺体中Hp极少,但肠化患者非肠化胃黏膜中Hp感染多见。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及胃癌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P<0.05)。详见表1。表1 Hp 感染与p53、p21ras、bcl-2基因蛋白表达的关系(略)注:与同组Hp阴性比较,*P<0.05,△P>0.05

      2.2 胃黏膜病变组织中p53、p21ras、bcl-2蛋白表达 见表1。

      2.3 Hp感染与3种基因表达的关系

      本组Hp感染以萎缩性胃炎最高,其次是异型增生、肠上皮化生、胃癌,与浅表性胃炎相比差异均有显著(P<0.05)。98例患者中,p53阳性表达37例,Hp阳性者占67.5%(25/37例);p21ras 阳性表达10例,Hp阳性者占80.0%(8/10例);bcl-2 阳性表达34例,Hp阳性者占70.6%(24/34例);3种基因蛋白表达率,Hp阳性组均高于Hp阴性组(P<0.05)。

      3 讨论

      Hp在人群中有较高的感染率,大部分为无症状携带者,约20%的感染者可发展成各种胃肠道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尽管其确切的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其分泌的细胞毒素cagA和vacA等相关因子对胃黏膜的损伤已成共识。p53、bcl-2、p21ras分别是重要的抑癌基因、凋亡调控基因和原癌基因,这些基因的产物表达异常可促使细胞恶性增殖并阻止细胞凋亡。本文观察到胃癌、癌前病变中Hp感染者p53、bcl-2、p21ras基因蛋白表达率均明显高于Hp阴性者(P<0.05)。

      p53基因突变是胃癌最常见的遗传学改变之一,p53蛋白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充当G1S期检查点的作用,可引起细胞周期阻滞,使DNA得以修复[1]。p53基因突变和缺失可引起增殖加速和调亡受阻,导致肿瘤发生。胃癌组p53基因突变13例,与异型增生组、肠上皮化生组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提示 p53基因异常表达与胃癌的进展有关。在Hp阳性萎缩性胃炎组p53基因表达率与Hp阴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Hp阳性胃癌组p53基因表达与Hp阴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说明Hp感染与p53基因突变有关。

      bcl-2基因在调控细胞程序性死亡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产物并不加速细胞分裂及增殖,而是促进细胞生存,又称“长寿基因”。本实验结果显示,在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进展过程中bcl-2蛋白表达呈上升趋势,明显高于浅表性胃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胃黏膜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时,细胞调亡减少,黏膜内细胞积聚增加,最终导致胃癌的发生,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改变。在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两组中Hp阳性者与Hp阴性者bcl-2蛋白表达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明Hp感染与胃癌发生的因果关系是在胃癌发生的早期阶段,Hp感染与其它可能致癌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胃黏膜细胞损伤,并促使bcl-2基因表达增加,从而使细胞调亡过程受阻。

      p21ras是原癌基因,参与细胞生长与分化的调节,起着生物开关的作用。正常组织中存在少量激活状态的p21ras蛋白,以维持细胞的正常分化,在多种人类肿瘤中表达增高,胃癌组p21ras蛋白表达率与其它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p21ras蛋白表达是胃癌发生的晚期事件。胃癌组Hp阳性p21ras蛋白表达率高于Hp阴性,可能是Hp感染会致ras基因突变处于激活状态, ras基因蛋白表达量增多的关系。Hp感染是胃癌发病的因素之一,在癌前病变阶段,长期持续的Hp感染可促进bcl-2的过度表达,使之癌基因激活和抑癌基因失活[2]。研究表明,致癌过程至少有两种以上的肿瘤相关基因参与,单一癌基因的激活事件只在细胞异常生长的一很短时间内起主要作用,肿瘤的发生、发展需要多个癌基因和(或)抑癌基因协同作用,造成不同的分子水平改变,最终发展导致胃癌[3]。

      本实验结果表明Hp感染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相关因素,因此,对有Hp感染的癌前病变患者应积极进行根治。

      【参考文献】

      1 Yang Y,Forslund A,Remotti H,et al. p53 Mutation in Primary Tumors and Subsequent Liver Metastases Are Related to Survial in Patients with Carcinoma Who Undergo Liver Resection . Cancer,2001,91(4):727~736.

      2 郜恒骏,白剑峰,彭延申,等.胃癌、癌旁组织中抑癌基因和凋亡调节基因表达及内在关系.中华消化杂志,2000,20:178~181.

      3 Danesi DT,Spano M,Fabiano A,et al. Flow cytometric DNA ploidy,p53,PCNA,and c-erbB-2 protein expressions as predictors of survival in surgically resected gastric cancer patients.Cytometry,2000,42:27~34.

    ↑上一篇:肝癌中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因子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ERCP在胆胰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