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疗法

    发表时间:2011-03-01  浏览次数:505次

      作者:葛金坡,高雪梅  作者单位:830002 新疆乌鲁木齐,新疆军区机关门诊部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饮食疗法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之一,常见临床症状为腹痛或腹部不适,可伴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西方国家IBS的人群患病率约为10%~15%[1];我国南方社区人群中IBS患病率约为5.7%,其中22%曾因IBS症状就诊[2]。IBS虽不危及生命,但却可不同程度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加重患者的经济、思想负担。  西方国家对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有较早研究,但病因和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不良的饮食习惯,胃肠动力异常,内脏感觉过敏,脑-肠轴改变,精神心理异常等多种因素均与其有关。目前尚无一种药物可以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3]。普遍认为,应根据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发作频率和症状类型,遵循个体化的原则,采取综合性的治疗措施,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调整饮食治疗、药物治疗(解痉药物)和心理治疗等。  有研究表明,不良的饮食习惯和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有明显促进IBS进展的作用。因而有学者在IBS分级治疗的建议中提出,对轻症患者可考虑给予饮食治疗。实践证明,饮食治疗既可以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节省医疗资源,有一定推广价值。

      1 饮食治疗的一般原则

      1.1 进食规律,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减少诱发因素。

      1.2 调配膳食营养结构。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要素比例适度。减少动物脂肪含量,减轻其对胃肠功能影响,从而减轻IBS患者症状。

      1.3 避免进食生冷、刺激性食物。进食清淡、易消化食物。平时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受凉。

      1.4 减少饮酒及咖啡因的摄入量及次数。因两者均可刺激结肠运动。

      1.5 其他因素。如注意避免进食大量精细加工食物,以及可导致腹胀和产气的蔬菜、豆类等食物。

      2 调整膳食

      纤维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人们日常膳食中精细成分越来越多,膳食纤维的含量越来越少。保持食物中纤维素含量,当今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成为现代健康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调整膳食纤维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治疗方法,具有经济和安全的优势,并被认为是 IBS患者饮食治疗的主要方面。目前膳食纤维主要用于以便秘为主要症状的IBS患者,一般从低剂量开始逐步增加剂量[4]。总之,一般认为,在饮食中增加纤维的成分,对于IBS有预防或治疗作用,但这仅是针对总体症状改善或便秘而言,而对个体症状则疗效各异。

      3 食物耐受不良、食物过敏与排除

      饮食治疗由饮食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分为食物耐受不良和食物过敏,前者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相应的消化酶而导致食物耐受不良;后者则是由于免疫系统对某种食物产生的异常免疫反应。排除饮食治疗正是基于IBS患者所存在的食物耐受不良和食物过敏,即将患者不能耐受的食物成分或过敏的食物从患者的日常饮食中排除,从而避免诱发患者的胃肠道反应。总之,随着医学进步,以及对IBS认识的逐步深入,治疗IBS将有更多新的途径。由于饮食治疗在IBS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在依从性、有效性、经济性等方面的优势,故在IBS的治疗中值得大力推广和提倡。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治疗过程中应考虑到患者的个体化差异,应该详细评估饮食成分与IBS症状的可能的关系,并根据个体情况,采取个体化的饮食治疗方法。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W,Sheldon TA,Shaath N,et al. Food elimination based on IgG antibodies in irrtable bowel syndrome: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Gut,2004,53:1459.

      2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中华内科杂志,2003,42:669.

      3 Mertz HR.Irritable bowel syndrome.N Engl J Med,2003, 349:2136.

      4 许 斌,袁耀宗.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原则.现代消化及介入治疗,2007,12(2):99.

    ↑上一篇:胃食管反流病诊断问卷在NERD疗效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下一篇:不同年龄胃癌患者胃液中癌胚抗原水平比较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