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论治进展

    发表时间:2011-06-30  浏览次数:527次

       作者:陈龙, 胡锡元 (湖北省武汉市中医医院 430014 )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论治,治法方药

       功能性消化不良(简称FD),是最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该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至今尚未清楚,西医无特效药,多采取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FD获得了满意的疗效。近年来,中医药作用机理的研究也不断深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FD的中医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1 辨证分型及论治

      FD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变在胃,涉及肝、脾两脏,目前,尚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已报道的FD辨证分型有肝胃不和、肝胃郁热、痰浊中阻、淤血阻络、饮食积滞、寒中胃脘、肝郁脾虚、脾胃虚寒、脾胃阴虚、中虚气滞、脾胃虚弱等。赵凤莲[1]将FD分为肝郁脾虚、脾虚胃热、湿阻脾虚、胃阴不足、脾胃虚寒、饮食积滞和淤血阻络7型,用健脾调气、化湿降浊法,以自拟方(党参、白术、茯苓、枳壳、升麻、炙甘草、焦三仙、陈皮、木香)为基础方治疗83例,有效11例,好转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1.6%。张淑英[2]提出,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合金铃子散;饮食停滞用保和丸;寒中胃脘用良附丸;阴虚胃热用益胃汤;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合香砂六君子汤;湿热中阻用三仁汤合甘露消毒饮。李淑贞[3]认为,肝失疏泄为FD的病理基础,将该病分为肝气犯胃、肝胃郁热、肝郁湿阻、肝郁脾虚、肝胃阴虚、肝胃瘀血型,在治疗上,予疏肝和胃汤(柴胡疏肝散合二陈汤),随证加减。

      2 固定治法与方药

      常见的固定治法有健脾和胃法、疏肝健脾法、辛开苦降法、疏肝解郁法、理气化淤法等,各医家用药各有特色,具体方法如下。

      2.1 健脾和胃法 卓家和等[4]认为,FD以脾胃气虚为本,气滞湿阻为标,故用六君子汤加味以健脾理气化湿。治疗60例,总有效率为90.0%。孙维峰等[5]用具有健脾温中、理气和胃、升清降浊之功效的升降汤(北芪、草豆蔻、干姜、白术、枳壳、酒川军、竹茹、代赭石、焦槟榔、甘草)治疗50例,总有效率90.00%。李涯松等[6]选择运动障碍样FD62例,用和胃胶囊(百合、白术、枳壳、桔梗、莱菔子等)对其进行治疗,总有效率91.9%。

      2.2 疏肝健脾法陈寿菲等[7]用四逆散合六君子汤组成疏肝健脾汤,治疗152例,痊愈60例,有效8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4.08%[7]。金龙汤组方以疏肝健脾为原则,由柴胡、郁金、木香、佛手、枳实、党参、五爪龙等组成。治疗17例,总有效率94.1%[8]。

      2.3 辛开苦降法 许多学者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将其化裁成治疗FD的有效方剂。有人对FD45例用山楂健脾开胃;桑叶疏散胃腑之风与热,再配合半夏泻心汤中的干姜、半夏辛开散痞;黄连、黄芩苦降清热,寒热互用以调和阴阳、苦辛并进以顺其升降;再以大黄健脾开胃,治愈率为88.9%[9]。有人用法半夏、淡子芩、党参、川厚朴、沉香曲、细川连、干姜治疗FD55例,与对照组(西沙比利)相比,疗效不差于西沙比利[10]。

      2.4 疏肝解郁法潘腊梅等[11]认为,本病标在胃,本在肝,疏肝解郁就是治本,故选用治疗肝郁的经典方逍遥散以标本兼治,对FD这种功能性疾病进行整体调节。治疗72例,总有效率90.2%。吴永华[12]用柴胡解郁汤(柴胡、白芍、延胡索、白术、半夏、黄芩、酸枣仁、枳壳、丹参),随证加减治疗,治愈6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86.87%。王启之等[13]将FD112例随机分成四磨汤治疗组、西沙必利对照组和两药联合治疗组3组,结果两药联合治疗2周与4周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5%和94.87%,优于两药单独使用。

      2.5 理气化淤法中医认为,本病为肝胃不和,气机不畅,临床用药多为理气之方,亦有学者在使用理气法治疗的同时加入活血化淤之品,效果显著。郑森仁[14]用胃动饮治疗100例,方中以枳壳、香附、台乌行气活血;苏木、赤芍、丹参活血化淤;茵陈舒肝升脾之气;代赭石降逆下胃之气,诸药合用疗效较好,总有效率93%。吴敏[15]自拟理气活血汤(柴胡、枳实、香附、川楝子、茯苓、白术、川芎、法半夏、丹参、赤芍、海螵蛸、甘草),治疗42例,总有效率85.7%。

      2.6 其他加味芍药汤(白芍、甘草、威灵仙、厚朴、木香)随证加减治疗FD,疗效略优于普瑞博思对照组,对缓解上腹疼痛症状显著优于普瑞博思[16]。文万鹏等[17]用六味安消胶囊(土木香、大黄、山奈、诃子、寒水石、碱花)治疗42例Hp阳性的FD患者,其显效率为33.33%,总有效率为95.2%,优于吗丁啉组。并且对Hp有良好的清除作用,其治疗后Hp转阴率为92.9%,优于吗丁啉的77.5%(P<0 05)。

      3 展望

      总之,在FD的治疗方面,目前,西医多用促胃动力药,临床应用表明这些药物均有一定副反应,而众多学者大量临床研究显示,祖国医学治疗FD有疗效确切、副反应小的优势,因而具有良好的前景。在今后的工作中,还应该解决辨证分型和疗效标准尚未统一的问题,并加强中医治疗FD的机理研究,以开发出具有国际市场的促胃动力药。

      参考文献:

      [1] 赵凤莲.中医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83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1):55.

      [2] 张淑英.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机理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1,21(1):11.

      [3] 李淑贞.浅论从肝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J].河北中医,2001,23(3):196.

      [4] 卓家和,郑立曰升.六君子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1):29.

      [5] 孙维峰,徐 伟,康国志,等.升降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与实验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8,6(3):145.

      [6] 李涯松,单兆伟,沈 洪,等.和胃胶囊促胃动力作用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1,21(7):498.

      [7] 陈寿菲,黄可成,李椿萍.疏肝健脾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152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3):179.

      [8] 李子俊,黄柏松,吴百桑,等.金龙汤治疗非溃疡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1999,7(1):19.

      [9] 刘文奇,陈玉聪.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6):359.

      [10] 季 瑜.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5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5):284.

      [11] 潘腊梅,杨胜兰.逍遥散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7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1,9(6):371.

      [12] 吴永华.柴胡解郁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心理障碍临床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0,10(7):399.

      [13] 王启之,田 怡,徐希岳,等.四磨场和西沙必利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脾胃杂志,2000,8(1):29.

      [14] 郑森仁.理气化疥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01,12(4):194.

      [15] 吴 敏.理气活血汤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J].湖北中医杂志,2000,22(5):28.

      [16] 符日芳.加味芍药甘草场与普瑞博思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1999,21(2):321.

      [17] 文万鹏,李桂金,黄顺玲,等.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菌性功能性消化不良12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2,10(6):366.

    ↑上一篇:荆花胃康胶丸三联治疗消化性溃疡75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中医辨证论治功能性消化不良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