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胃溃疡内镜检查与病理分析783例

    发表时间:2011-07-18  浏览次数:574次

      作者:李

      【关键词】 胃溃疡,消化科

      2002年12月~2005年3月,我院共行胃镜检查12223例,其中检出胃溃疡(含良恶性)783例,全部病例均做活检和病理检查,现总结分析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2年11月~2005年3月间在我科用奥林巴斯GIF-XQ160或GIF-XQ260胃镜检查发现的胃溃疡783例患者。其中男 613例,女 170例,男女之比为3.6∶1。年龄最小 6岁,最大89岁,平均 46岁。

      1.2 胃镜及活检 常规术前准备,术前6h禁食,术前以2%利多卡因喷洒咽后壁行局麻,插镜至十二指肠降部,退镜观察,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变部位的黏膜活检(在溃疡隆起边缘上及溃疡边缘内侧交界处取活检)。胃镜活检标本由病理科常规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分析。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进行四格表及行×列表的χ2检验。

      2 结果

      2.1 良恶性胃溃疡的年龄分布 见表1。良性溃疡41~60岁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恶性溃疡61~80岁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良恶性溃疡的胃镜下表现 见表2。恶性胃角溃疡直径2.5cm,边缘不整齐及底不平表现均显著高于胃角良性溃疡(P<0.01)。

      2.3 良恶性溃疡的发病部位分布

      2.4 恶性胃溃疡病理类型 恶性溃疡87例(11.1%),腺癌79例(90.8%),印戒细胞癌8例(9.2%)。

      3 讨论

      3.1 胃溃疡与年龄关系 以上资料显示,良性胃溃疡以40~60岁发病率最高,而80岁以上发病率又下降,也可能与高龄人群相对较少,就诊率就更少有关。恶性溃疡61~80岁组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但值得注意的是40岁以下的恶性溃疡患者也不少,恶性肿瘤近年有年轻化趋势,本组最年轻恶性溃疡患者为30岁、慢性胃溃疡,存在恶变的危险因素,在积极保守治疗的同时要进行定期内镜检查及活检病理,以达到早发现恶变早治疗目的。

      3.2 良恶性胃溃疡形态改变的特点及意义 溃疡形态大小及边缘底部的变化,在内镜下诊断良恶性是一个重要依据,如胃巨大溃疡(指直径>2.5cm)大部分为恶性溃疡,边缘欠整齐、底部不平或出血者大部分为恶性溃疡。但也有例外,表2中23例恶性溃疡大小在2.5cm以下,部分边缘规则、底部光滑,这些表现多见于早期癌变患者。另外,巨大溃疡也并不一定是恶性病变。因此,溃疡很小也不能认为没有恶变,巨大的溃疡,也不全是恶性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内镜检查时于溃疡灶尽量多取材活检,防止漏诊错诊。

      3.3 溃疡与部位的关系 从表3中可看出,良恶性胃溃疡均好发胃角、胃窦、胃体;有报道,胃溃疡发生部位依次为胃角>胃窦>幽门>胃体>胃底[1]。贲门胃底较少,而贲门胃底的恶性溃疡却不少,本资料显示贲门胃底溃疡(含良恶性)共51例,而恶性溃疡占15例(29.4%),因病例较少,可能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一般文献报道胃溃疡癌变率3%~4%)[2]。但这提示对于贲门胃底发现的溃疡要高度注意,需多处活检。胃角在胃底腺及幽门腺交界的黏膜处,该处血运不丰富,易直接遭受胃酸及蛋白酶的刺激而产生溃疡。胃窦及胃体部溃疡均以小弯侧居多,大弯侧及后壁较少。

      3.4 内镜诊断与病理 有资料表明,胃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在 90%以上。说明内镜在胃溃疡病变的诊断中,是较为理想的方法,既能客观又能取材活检。对胃溃疡患者必须积极治疗,长期随访追踪,尽早查出恶变病例[3]。

      【参考文献】

      1 侯俊.消化性溃疡6338例胃镜检查结果分析.实用医学杂志,2000,16(7):581.

      2 汪恩定.胃癌前期病变 556例随访观察.临床内科杂志,1997,14(1):38.

      3 江庆文,何桂新.313例胃溃疡内镜检查与病理分析.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0,17(1):45.

      作者单位: 215000 江苏苏州,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科

    ↑上一篇:创新置管法应用于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临床实践
    ↓下一篇: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心理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