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胃镜胆道镜联合置入食管支架治疗良恶性食管狭窄

    发表时间:2011-08-16  浏览次数:482次

      作者:刘科霞,刘志红  作者单位:沧州中心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关键词] 胃镜,胆道镜,食管狭窄

      我院自2002年12月至2006年3月间,接收因食管或肺部原因造成食管狭窄而不能进食者31例。经胃镜胆道镜联合放置食管支架,植入永久支架18例,植入可回收支架3例。疗效满意,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57岁~81岁,平均年龄69岁。3例术前诊断为手术后良性狭窄,均位于27 cm以下。18例为恶性肿瘤压迫致食管狭窄,均因全身或局部原因不宜手术切除。其中2例为肺癌压迫食管,6例为食管癌术后复发,其余10例为心、肺以及肿瘤部位等原因不宜手术切除。仅有4例患者进行了放疗,其中3例出现食管气管漏。21例患者中,8例不能吞咽流食,其余仅能少量进流食,病程8 d~26 d。

      1.2 方法 21例患者术前口服泛影葡胺造影,观察狭窄段上端位置,并粗略测量狭窄段长度,以确定支架长度,均用国产带膜支架。术前准备:禁食24 h,术前应用镇静剂,咽部麻醉。器械:普通电子胃镜或十二指肠镜、Olympus P-20纤维胆道镜、导丝,扩张探条,进胃镜或胆道镜测量狭窄段上端位置。本组患者均未通过胃镜,退出胃镜,经口进胆道镜,本组患者全部可通过胆道镜。大部分患者可观察到胃底贲门,长度不够时也能保证导丝确实在胃腔内。经胆道镜进一步测量狭窄段下端的长度,测量中间距门齿的长度;经胆道镜活检孔道插入导丝至胃内并尽可能深插至幽门方向;退出胆道镜。确定支架内径及长度,一般支架两端超出狭窄处1 cm~2 cm。良性吻合口狭窄者,狭窄段较短,支架下端尽可能对齐,以便回收,因支架装入植入器均匀拉长,故以支架中间到狭窄段中间确定长度,以植入器上端刻度到门齿的距离为定位点释放支架,沿导丝推入支架。通过困难者行探条扩张,胃镜下再次确定支架处于最佳位置。术后常规应用镇痛、黏膜保护剂、头孢类抗生素3 d~7 d,嘱患者1周内进食温热半流食。被认为良性狭窄者3例放置可回收支架,分别于第10天、第16天,第16天经内镜下取出。

      2 结果

      本组病例均1次植入成功,术后均无发热、出血、穿孔等并发症,达到了预期的目的,疗效满意。放置可回收支架3例,1例于植入后第14天发现吻合口充血,轻度糜烂,活检病理证实为炎性浸润,于第16天取出支架,并再次活检,病理证实为肿瘤复发。20天后出现再狭窄,再次放回支架。随访2个月,进食满意。其余2例1个月~5个月,未出现再狭窄。放置永久金属支架28例,最长支架12 cm。术后24 h~72 h感觉疼痛者6例,剧烈疼痛者2例,3天后得到缓解。1例于术后1周开始疼痛,时间延续了近7天才完全缓解。其余均在24 h内疼痛消失,3 d~7 d回访均取得了满意疗效。食管气管漏者,症状均得到改善。7例于术后1 h~2 h接受X线检查,支架基本全程打开,食管通畅。11例随访3个月,基本能正常饮食,营养明显改善,并进行日常活动。1例肺癌患者4个月后死亡。9例随访6个月,6例无明显异常,1例贲门术后患者支架向下移位,支架下端向胃底倾斜,只能缓慢进食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因患者不接受再次治疗,只好维持现状。2例死于上消化道出血,5例随访12个月,1例再狭窄,镜下见肿瘤肉芽组织支架内生长,且肿瘤远出转移,再次置入支架,2个月后死亡,其余4例仍能保持进食通畅。

      3 讨论

      食管癌性狭窄患者大多采用两种方法,扩张或内置支架。探条或球囊扩张的疗效往往只能维持1个月至6个月。镍钛记忆合金支架具有独特的形状记忆特性,生物相容性好、支撑力强,特别是带膜支架即能较长时间保持狭窄部通畅,又能阻止癌组织向内生长,适用于上消化道良性、恶性狭窄的扩张,疗效相当肯定[1],而保证支架的置入、定位等准确的关键问题在于两点:引导导丝确实在胃内;准确放入狭窄部。对于癌性狭窄放疗的患者往往合并食管气管漏,而胃镜通过狭窄是不可能的,故单纯内镜盲插导丝或导管对于严重狭窄者有一定的风险,有可能导丝进入漏口或折返,大多数在X光下进行。X光测量狭窄段受造影剂影响,因胃内容量大,有时充盈不满意,尤其对梗阻严重者和食管下段病变。其次,有些肿瘤边缘未累及食管一周时,狭窄与肿瘤长度不全相符,虽然可以粗略测量狭窄长度,但不能观察黏膜变化,可能造成支架未全部覆盖肿瘤,短时间内会发生再狭窄。本组病历均在X光透视后以胆道镜再次定位,且胆道镜全部通过狭窄段,经胆道镜活检管道通过导丝确保导丝在胃内,而且调整胆道镜镜头方向,使导丝进入幽门方向而不至于在胃内折返。其中8例不能吞咽流食者,亦未进行扩张,且患者反映轻微,与胆道镜外径细、表面光滑、前端角度灵活可调有关。除此之外,胆道镜为直视,可以比较准确的测量狭窄段的长度,观察狭窄段上下口有无漏口、溃疡及复发。由于胆道镜相对较细,视野小,对比较宽大的食管和胃底部观察视野受限,对不典型的黏膜病变往往不能做到准确无误,如前述患者未发现狭窄下缘肿瘤复发。目前经鼻胃镜可能弥补这种不足,对于胆道镜无法通过或长度达不到的狭窄,最好于X光下通过导丝;对于良性狭窄,因永久支架术后发生难以处理的食管黏膜增生、再狭窄等并发症,多数学者认为食管良性狭窄禁用金属支架[2],故选择可回收支架,而对于支架取出的时间目前仍在探讨阶段,王志强报道3个月~6个月[2],于莲珍等报道7 d~14 d[3],本组患者例数尚少,并发症等尚需进一步观察总结。对于肿瘤根治术后吻合口狭窄要高度警惕复发,放置可回收支架者,取出支架前一定仔细观察吻合口边缘,可疑复发时活检病理诊断,取出支架后鉴别是因支架导致食管黏膜炎症还是肿瘤复发,并定期复查。

      参考文献:

      [1] 付俊林,郑天荣,毛雪华,等.食管金属支架的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4,21:5758.

      [2] 王志强,王向东,孙刚,等.全覆膜可取出金属支架治疗难治性食管良性狭窄[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376379.

      [3] 于莲珍,施瑞华,凌亭生,等.食管癌术后良性吻合口狭窄的内镜治疗探讨[J].中华消化内镜杂志,2005,22:404405.

    ↑上一篇:针刺按摩治疗习惯性便秘
    ↓下一篇:整体治疗反流性食管炎132例体会及应注意的问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