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河北省收治汶川地震172例伤员便秘发生情况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1-08-26  浏览次数:481次

      作者:赵莉,丁俊琴,赵书娥,黄秀,张秀果,李春  作者单位:050051 石家庄市,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关键词】 汶川地震 伤员 便秘

      河北省石家庄市于2008年5月27日和6月1日共收治172名地震伤员,通过对患者排便情况的调查,了解到严重地震灾害后患者便秘发生情况,为临床上及早进行便秘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四川转运至河北石家庄地震伤员172例,其中男96例,女76例;年龄5~87岁,平均年龄47岁。致伤原因以砸伤(105例,占61.0%)和摔伤(61例,占35.5%)为主。损伤部位依次为头部损伤9例,胸部损伤10例,骨盆骨折10例,股骨骨折15例,上肢骨折17例,足踝骨折19例,脊柱骨折23例,多发骨折及复合伤31例,小腿骨折38例。其中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例;骨折合并腹腔脏器损伤7例;肋骨骨折伴发血胸或气胸16例;截肢术3例;经治伤员中无肾衰发生。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式调查。设计调查表,内容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致伤原因、损伤部位、饮食、排便情况、便秘伴发症状及采取措施等。选用8名护士做调查员,并进行专门培训,以保证调查结果的准确性。

      2 结果

      172名伤员中便秘者114例,便秘发生率66.28%,便秘者第1次排便时间在伤后3~15 d,平均为6.5 d。

      2.1 不同损伤部位便秘发生情况

      2.2 不同年龄伤员便秘发生情况

      3 讨论

      地震伤员发生便秘主要原因有:(1)创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损伤,抑制胃肠道蠕动和吸收功能;(2)卧床患者缺少活动,全身代谢降低,肠蠕动减弱;(3)地震后灾区饮食结构不合理,过少食用粗纤维食物和水份;(4)忽视便意,床上排便不习惯,抑制排便反射;(5)精神因素,如焦虑、恐惧、悲观失望、身体活动减少,肠蠕动减少[2];(6)老年人随年龄增加,腹壁肌肉张力下降、胃肠蠕动减慢等均可造成便秘。由于伤员年龄、损伤部位、性格等方面的差异,所致便秘的原因不同,便秘发生率也不同。本调查结果显示,172名地震伤员便秘发生率为66.28%,且伤情轻者便秘发生率也较高;第1次排便距受伤时间平均6.5 d,最长15 d;损伤部位不同、年龄不同,便秘发生率也不相同。

      不同损伤部位均有便秘发生,但发生率不同。足踝部损伤、头部损伤(除意识障碍者外)、上肢骨折对机体活动影响小,排便姿势、排便环境受限制小,便秘发生率低于其它伤员。小腿骨折需要床上牵引、限制下床活动;胸部损伤合并有肋骨骨折,伤员惧怕疼痛而活动少,且多伴有食欲减退,便秘发生率较高;多发骨折、复合伤者文献报道便秘发生率应更高[1],但调查结果显示与小腿骨折、胸部损伤便秘发生率相同,可能与转入伤员与其它损伤患者比伤情较轻有关。脊柱骨折、股骨骨折、骨盆骨折机体受到严重创伤、活动严重受限、且骨盆骨折、腰椎骨折由于血肿刺激后腹膜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使便秘发生率最高。年龄是影响便秘发生的重要因素。5~10岁儿童伤后食欲、活动受影响小,无便秘发生;随着年龄增加,地震灾害对伤员造成的心理创伤越大,影响胃肠功能及机体活动,便秘发生率高;老年人心理反应不如中年人强烈,但由于生理性胃肠功能减退,便秘的发生率也较高。

      综上所述,地震伤员年龄10岁以上者,无论何处损伤,便秘的发生率均较高;脊柱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多发骨折这些需长期卧床并限制活动者,无论是地震伤员还是其他损伤的患者,便秘发生率更高。提示护理人员要重视对伤员排便情况的评估,有条件要帮助患者积极活动,合理安排膳食,鼓励患者进行排便等,预防便秘的发生;对于便秘者及早采取措施,减轻由于便秘所致的不适。

      【参考文献】

      1 丁俊琴,赵莉,高彦华,等.骨折患者便秘发生情况调查与分析.护士进修杂志,2003,18:354355.

      2 张莉.骨科围手术期病人饮食指导与减少便秘的发生.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2103.

    ↑上一篇:二陈汤加味治疗胆汁反流性胃炎45 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腹腔镜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比较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