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中西医结合救治重症急性胰腺炎18例疗 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8-27  浏览次数:713次

      作者:蓝丰华,王哲民,汪一波  作者单位:浙江省临安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并发症多,病死率高,治疗棘手,病死率近来文献报道10%~30%,是消化内科最危重的疾病之一。2000年3月至2005年12月作者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SAP 18例,与单纯西药治疗20例作比较,疗效显著,差异性明显。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3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均表现为突发上腹部疼痛伴腹胀、恶心、呕吐,逐渐加重,肛门排气、排便消失。查体:腹部均有压痛、反跳痛,血、尿淀粉酶升高,并经腹B超、CT 明确诊断。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20~75岁,平均48岁。既往有胆囊炎史5例,胆囊结石史3例,胆总管结石史3例,肥胖10例,脂肪肝史3例,高脂血症史2例;发病诱因:饮酒2例;暴饮暴食、高脂餐2例,胆石12例,不明原因2例。对照组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21~72岁,平均46岁。既往有胆囊炎史3例,胆囊结石史1例,胆总管结石史3例,脂肪肝史2例,高脂血症史3例;发病诱因:饮酒5例,暴饮暴食、高脂餐6例,胆石8例,不明原因1例。严重程度采用Balthazar CT分级系统提出的A-E 级和根据胰腺坏死范围加分的严重度I~Ⅲ级,治疗组总分5~10分,平均8.6分。对照组总分6~10分,平均9.0分。入院后48h经APACHE Ⅱ全身评分:治疗组8~21分,平均12.30分;对照分8~20分,平均12.48分。两组年龄、性别、严重度总分、APACHE Ⅱ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方法

      (1)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包括禁食,胃肠减压,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善宁针25μg/h静脉持续泵推。应用抗生素(主要选择喹诺酮类+甲硝唑)。完全胃肠外营养(TPN):包括葡萄糖、氨基酸、脂肪乳剂、白蛋白。注意重要脏器功能监测和保护,主要为肺、肝、肾脏及心脏。(2)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药柴芍承气汤加减:柴胡、黄苓、生大黄(后下)、厚朴、枳实、丹参各15 g,芒硝(兑入)、木香各9 g,延胡索6 g、白芍10 g。体温高者加银花、连翘各15 g,生石膏30 g,有黄疸者加茵陈、栀子各10 g。上药1剂/d水煎200ml,50~100 ml/次,分2~4次胃管注入。

      2 结果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检查恢复比较见表1;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日见表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见表3。表1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恢复比较(略)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日数比较(略)

      表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略)

      3 讨论

      SAP发病机制是由于不同的致病因子引起腺泡细胞的损伤,引发活性胰酶的释放和单核巨噬细胞的激活,过度激活中性粒细胞,激发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导致胰腺坏死、炎症、微循环障碍和血管通透性增高,引起肠屏障功能失调,肠道细胞移位至胰腺和血循环,导致内毒素血症,从而激发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进一步导致多器官衰竭。

      近年来,日益增多的证据表明炎症因子在SAP发病过程上起着重要作用。参与SAP的细胞因子:目前认为TNF-α和IL-Iβ是早期起始细胞因子,这些细胞因子一旦产生,不但激活自身,还能促进其它因子生产,如IL-6、IL-8、IL-10等,其它炎症介质包括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前列腺素PGI及血栓素A2,核因子Kb,粘附分子等,均在SAP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SAP在中医属于“脾心痛”,基本病机不外乎气滞、食积、湿蕴、热结、血瘀、腑闭等,病机关键为溃焦气体不利,升降失常。根据痛、热、呕、黄等临床,辩证多属实证、热证、里证和阳证,为湿热或宿食等壅闭腑气,而多种病机因素相互作用,可导致阴竭、阳脱之变。遵中医“六腑以通为用”,“不通则痛”的古训,治疗应着眼于“通”字,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疏肝利胆和通里攻下为主要治则,其中特别是运用通里攻下法,及早恢复肠蠕动,对控制症状和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方中大黄具有抑制胰酶、抗炎、抗内毒素、保护胰腺、增加肠蠕动、清除肠内毒物、保护肠道粘膜、抑制肠道菌群移位及抗氧化作用[1]。此外,大黄还具有利胆、抗菌、解热降温作用,能促进胃粘膜生成PGE2,降低胃蛋白酶活性,抑制胃酸分泌,从而达到治疗和预防应激性溃疡及出血[2]。现代研究表明大黄可明显降低胰腺炎时各时段血清IL-6,TNF-α水平[3],从而减少这些细胞因子造成的“瀑布效应”,因此可减轻对靶器官的打击,起着脏器的保护作用。柴胡、白芍疏肝解郁;木香行气化滞;黄苓清热解毒;延胡索活血止痛;丹参活血化瘀,降低血粘稠度,促进和改善微循环[4],还具有抗多器官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5],且可明显降低IL-6、TNF-α水平,抑制炎症反应[6]。厚朴、枳实行气散结,消痞除满;大黄、芒硝相须为用,峻下热结之力更强。

      治疗组加用上述中药治疗,较对照组疗效有明显差异,可见中药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有较肯定的治疗效果,且其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无明显毒副作用,故应大力推荐在重症急性胰腺炎中尽早、积极行中西医结合治疗。

      【参考文献】

      1 王婧,阴宏,张淑文,等. 大黄类药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进展.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2005,5:318~320.

      2 张林国主编. 胰腺炎. 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273~276.

      3 张铁,苏忠. 急性胰腺炎时IL-6、TNF-α的变化及大黄干预的研究.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05,2:143~145.

      4 李中和,张建明,霍飞蛟.丹参对糖尿病早期肾病患者血浆内皮素和IV型酸原的影响.中国综合临床,2002,18(7):621.

      5 李雷,王桂敏,蒋俊明,等.丹参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多器官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05,1:1~3.

      6 廖文焱,张美兰,陈小芳,等.复方丹参注射液对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外周血IL-6、TNF-a水平影响的临床研究.新中医,2005,10:42~43.

    ↑上一篇:老年人经鼻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安全性与耐受性
    ↓下一篇:老年十二指肠溃疡66例临床 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