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临床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01  浏览次数:1013次

      【摘要】目的 评价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 干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病人7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在进行一般处理及对原发病进行积极的治疗的同时对照组静脉滴注兰索拉唑药剂30mg/d;实验组在对照组方案的基础上另外使用生长抑素。分别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有效率以及显著有效效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显效率(42.9%)高于对照组1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长抑素联合兰索拉唑能够更有效缓解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症状。

      【关键词】兰索拉唑 生长抑素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类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并发症,主要包括包位于屈氏韧带以上的部位(食管、胃及十二指肠)大量出血,短时间内出血量可以达到循环血容量的20%[1]。患者往往由于有效血容量的急剧减少引起的急性循环衰竭导致休克甚至死亡,尤其在高龄及一些伴有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中病死率十分高。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其中35例同时使用兰索拉唑和生长抑素控制出血,另外35例患者仅仅使用兰索拉唑治疗,试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对于出血控制的疗效。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其中男39例,女31例,年龄29-62岁,平均(53.4±7.9)岁。其中十二指肠溃疡22例(31.4%),胃溃疡18例(25.7%),复合型溃疡13例(18.5%),急性胃黏膜病变14例(20.0%),胃癌3例(4.2%)。患者近期未服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及其他可能影响胃酸分泌的药物;且不包括器官功能衰竭患者、已行胃大部切除术患者、妊娠期妇女。随机将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出血原因等)比较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补液、输血等补充血容量的治疗,进行禁食、营养支持等一般处理,并且针对原发病灶进行积极治疗。对照组用0.9%氯化钠溶液100ml加注射用兰索拉唑30mg静脉滴注,每日2次,共3d。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先静脉注射生长抑素0.2mg,然后持续注射给药速度为0.2mg/h,并根据患者实际的出血量做出相应的调整。观察两组患者给药后病情的变化,以呕血、黑便停止、血压维持稳定、血红蛋白和红细胞计数逐渐上升等作为病情好转的参考标准。并根据相关标准将疗效划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等[2]。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的疗效在显效率以及总有效率方面比较均具有显著差异,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 总有效率(%)

      实验组 35 15 17 3 32 91.4

      对照组 35 5 18 12 23 65.7

      χ² 7.00 0.06 6.87 6.87 6.87

      P值   0.01 0.18 0.01 0.01 0.01

      3 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的最为主要的病因是消化性溃疡,溃疡的出血程度同胃内pH值高低具有高度关联[3]。研究发现当胃内pH<6.0时血小板聚集将发生障碍,促进出血;而当pH>5时,质子泵抑制剂(PPI)能迅速有选择性地作用于胃黏膜壁细胞上Na+-K+-ATP酶,抑制胃酸分泌,因此应用质子泵制剂,提高胃pH值有助于保护形成的血凝块,降低上消化道出血,从而起到迅速止血,防止再发得作用[4]。

      兰索拉唑是一类苯并咪唑衍生物,在吡啶环4-位上引入了三氟乙氧基,作为第二代质子泵同奥美拉唑相比理化性质更为稳定,抑制胃酸分泌作用更强。兰索拉唑能够在酸性条件下活化,并与质子泵结合,抑制H+-K+-ATP酶的活性,减少胃酸的合成分泌。并且通过机体的负反馈作用,增加黏膜组织的血供,使得溃疡面加速愈合。同时,兰索拉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胃蛋白酶的激活,维护细胞膜的稳定性以及抑制幽门螺杆菌生长,从而从多个方面达到止血的效果。

      同时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可以有效地控制胃酸、胃泌素、胃蛋白酶和胰腺等多种内外分泌,进一步改善体循环动脉血压[5]。另外,生长抑素还具有选择性减少器官血流量的作用,增加食管括约肌收缩力,从而达到更好地止血疗效。本研究发现生长抑素合并使用兰索拉唑治疗较传统的单纯兰索拉唑治疗[6]可以显著减少上消化道的出血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此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杜建新,芦红.肝硬化上消化道大出血治疗136例临床体会[J].中国社区医师,2011,13(22):84-85.

      [2]黄土庆,尤海传,何云天.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2):45-46.

      [3]庾树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1):18.

      [4]胡伏莲,杨桂彬.消化性溃疡的发病机制及其治疗的现代概念-消化系统疾病(4)待续[J].新医学,2001,32(9):563-564.

      [5]谭崇友.生长抑素辅助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09,1(8):235-236.

      [6]郭玉珍.兰索拉唑与甲氰咪胍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2009,7(16):89-90.

    ↑上一篇:消化科加床病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下一篇:批量急性菜豆角中毒45例急诊救治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