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消化病学》

    卒中患者应用匀浆膳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783次

    颅脑损伤后机体处于负氮平衡,加之由于患者意识障碍、球麻痹等原因不能经口进食,导致营养不良等并发症。Duncan PW等研究显示[1],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营养障碍的发生率可高达30%。营养不良造成了电解质紊乱、抵抗力下降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恢复。通过肠道进行营养供给,既能改善和维持肠道黏膜细胞结构及其功能的完整性,又避免了大量补液造成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匀浆膳是目前肠道营养供给的主要方法。笔者对我院56例新发卒中患者应用匀浆膳前后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标准:患者入院检查一般情况良好,肝肾功能正常,血红蛋白无明显异常,但由于新发意识障碍或球麻痹等原因不能经口进食,在发病72 h内给予匀浆膳肠内营养支持。1.2方法:根据患者情况给予营养支持。在营养科工作人员协助下根据患者年龄、身高、体重,按公式Harris-Bene-dict计算患者的基础代谢能耗(BEE),再根据卧床系数1.2、轻度活动1.3计算出患者实际能量需要量,确定患者鼻饲匀浆液的用量[2]。食物来源尽可能多样化,有面食、谷物、鸡蛋、肉类、豆制品和盐等。并根据患者个别特殊情况进行特殊调整(如糖尿病、痛风患者等)。匀浆液浓度由低到高,用量逐渐增加,能量逐日增加,匀浆膳总量约1 200~2 000 ml,并且可适度加用温水、果汁等食物。 1.3鼻饲方法:将一天所需食物加工成熟食,用搅拌机搅碎成匀浆。1.4观察指标:分别在发病时及使用匀浆膳肠道支持后第20天检测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钾、尿素氮、肌酐水平。观察治疗期间每天排便次数和量,有无腹胀、恶心呕吐、腹泻、胃出血等不良反应。1.5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营养支持前后的均值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本组56例患者应用匀浆膳进行营养支持期间,1例出现腹泻,经过调整蛋白含量后好转,无腹胀呕吐,无胃出血等胃肠道反应。患者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钾、尿素氮、肌酐水平在发病时和治疗20 d后比较无明显变化,证实患者经过匀浆膳进行肠道支持不会出现营养不良。详见表1。表1治疗前后有关指标改善情况比较(x±s)项目              治疗前    治疗后肌酐(μmol/L)   78.30±2.51       82.10±2.60①尿素氮(mmol/L)   7.02±1.06      7.18±1.12①血红蛋白(g/L)   122.80±5.61       118.80±5.02①总蛋白(g/L)   60.25±3.28       68.10±3.76①白蛋白(g/L)   40.28±2.16       42.35±2.34①血K(mmol/L)                                            4.60±0.82      3.84±0.73①注:与治疗前比较,①P>0.05      3讨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增加,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经口进食而必须借助鼻胃管供给营养的老年患者也越来越多,而鼻饲喂养中如果不能科学合理地供给营养物质,极易出现营养不良。匀浆膳其优点包括:①所含营养成分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与正常饮食相似,能够补充人类正常的营养;②渗透压不高,对胃肠道无刺激,可减少患者腹泻、腹胀发生;③含多种纤维,可预防便秘,是长期鼻饲患者较为理想的食物;④经济适用:与能全力等成品比较,价格比较经济。笔者在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到以下问题:机体创伤后的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急性损伤阶段、转折阶段、代谢合成阶段、脂肪积累阶段[3]。在急性损伤阶段:患者由于应激原因,特别是脑血管病患者,患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此时在膳食中注意电解质,同时由于患者基础代谢较少,脂肪、蛋白需要少,主要为补充液体量。并且早期脂肪过多,容易造成腹泻[4]。转折阶段:患者对水的需要量下降,对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增加。代谢合成阶段:患者基础代谢多,部分患者恢复意识,对滋味的要求有所提高,此时应给予适当鱼汤面、藕粉等补偿,满足患者的需求。脂肪积累阶段:患者的基本消耗达到动态平衡,与正常人基本相似。目前主张颅脑损伤后48 h内,最好24 h内,尽早使用匀浆膳[5]。本试验在患者发病72 h内使用匀浆膳,患者发病时及匀浆膳营养支持20 d后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血钾、尿素氮、肌酐水平无明显变化,证实在脑血管病的急性期开始即使用匀浆膳,不会造成营养不良,并且在维持患者内环境的稳定及患者的基础代谢的能量满足具有重要意义。与能全力等成分固定的营养液比较,匀浆膳个体性的特点更为重要。当然,在临床应用中笔者也发现自制匀浆膳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在配制过程中的无菌操作、安全卫生方面,均需要在临床应用中不断加以完善。4参考文献[1]Duncan PW,Zorowitz R,Bates B.eta1.Management of adult stroke rehabilitation care: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J].Stroke,2005,36(9):el00.[2]查良锭.实用营养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标准出版杜,1993:300.[3]吴国豪.实用临床营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410-412.[4]马晶,王晓慧,张岚.颅脑术后昏迷患者鼻饲匀浆膳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07,28(3):397.[5]张思源,陈亭苑.临床胃肠内营养[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163-173.

     

    ↑上一篇: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性病变、不典型增生及胃癌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消化科加床病人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及对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