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血液透析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6-22  浏览次数:494次

       作者:孟艳  (浙江省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浙江宁波315040)

      【关键词】 流行性出血热;急性肾功能衰竭;透析疗法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出血、肾损害等为特征,其中合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是本病的主要死亡原因。我院1998―2003年共收治62例中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患者,均行血液透析治疗,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47例,女15例;年龄25~56岁,平均38岁。血液透析(血透)前肌酐404~2079μmol/L,平均887μmol/L;尿素氮11~38mmol/L,平均22mmol/L;血小板(11~143)×10 9 L -1 ,平均53×10 9 L -1 ;血钾高于6.5mmol/L5例。合并消化道出血(包括无明显临床表现,但大便和呕吐物隐血阳性者)26例,严重酸中毒11例,肝功能损害7例,心功能衰竭、肺水肿2例。无尿3d内接受血透38例,4~6d11例,6d以上13例。

      1.2 血透条件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考虑接受血透治疗:①少尿或无尿≥2d;②血肌酐≥500μmol/L或1d内上升≥100μmol/L;③血钾≥6.0mmol/L;④高血容量综合征。但在临床具体应用中可不必拘泥于这些生化指标,而是结合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血透治疗。

      1.3 治疗方法

      均采用股静脉置管术。对血小板≤30×10 9 L -1 、有严重出血倾向者,给予低分子肝素0.2~0.4mL或无肝素透析或体外肝素中和法(鱼精蛋白∶肝素=1∶0.8),必要时输注血小板。采用碳酸盐透析液。对有出血表现者,采用血仿膜透析器。高代谢急性肾衰者,每天透析3~4h;无高代谢者隔天透析1次,每次4h。到多尿期,可延长透析时间,直到透析间期血肌酐不再上升为止。62例共透析308次,平均每例4.9次,透析时间最长18d,最短2d,平均7.2d。

      2 结 果

      所有患者经透析后血小板上升,出血倾向减轻,平均每次透析血肌酐下降48%,尿素氮下降63%。除3例死亡,1例因原有慢性肾炎而转为慢性肾衰外,其余均治愈。

      3 讨 论

      透析是治疗危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合并急性肾衰的有效方法,对此笔者的体会是要选择合适的透析技术、时机以及选用适量的抗凝剂。

      3.1 透析时机

      早期及预防性透析是提高出血热患者治愈率的关键。对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少尿或无尿2d以上,经过扩容或大剂量利尿剂使用无效者,应立即开始透析治疗。

      3.2 透析技术

      对于高血钾患者,采用低钾透析液。对于血压≤90/60mmHg(1mmHg=0.133kPa)者,采用适当减少血流量(150~180mL/min)、高钠透析,适当加用升压药(如多巴胺、阿拉明),本组2例高血压患者均安全度过少尿期。

      3.3 抗凝剂的选用

      继发于尿毒症血小板功能障碍的出血,是使用肝素进行透析的适应证而非禁忌证。对于有严重出血倾向者,尤其是血小板≤30×10 9 L -1 者,应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或无肝素透析,或低分子肝素0.2~0.4mL抗凝效果甚佳。但无肝素透析需要大量等渗盐水冲洗透析器和管道以达到抗凝效果,所以只限于心功能良好、无明显水钠潴留者短暂使用。对于血小板≥30×10 9 L -1 无明显出血倾向者,适当减少肝素首剂和维持量,仍是安全有效的。

      3.4 终止透析时间

      不能将尿量增加作为终止透析的唯一指标。在利尿后期,要参考全身情况和肾功能恢复程度决定终止透析时间。

    ↑上一篇:肿瘤患者诊疗前血液传染指标检测与医疗安全管理
    ↓下一篇:血液灌流治疗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