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三氧化二砷联合六味地黄丸及维生素C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2-07-30  浏览次数:752次

      作者:付慧稳,徐秀芹,权学莲  作者单位:065000 河北省廊坊市人民医院血液科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中西药疗法 三氧化二砷 六味地黄丸

      我们在临床工作中采用三氧化二砷(ATO)联合中药六味地黄丸及维生素C(VitC)治疗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2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例患者,男14例,女6例;年龄38~80岁,平均年龄62岁。全部病例均经临床症状,血液分析,骨髓细胞学或骨髓活检,血尿M蛋白测定、血沉、X线片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诊断均符合文献[1]标准。临床分期:DwrieSalmon(D/S)分期Ⅲ期A 16例,Ⅲ期B 4例;国际分期标准(ISS)分期Ⅲ期15例,Ⅱ期5例。20例患者均予MP、VAD、M2、VMCP传统化疗方案治疗2~4个疗程未缓解或缓解后复发而再用原方案治疗无效。

      1.2 方法 ATO 10 mg加5%葡萄糖500 ml,静脉滴注,1~5 d,8~12 d; VitC 1.5 mg加5%葡萄糖250 ml,静脉滴注,ATO静脉滴注结束后15 min应用VitC,间歇2周重复,4周为1个疗程,六味地黄丸6 g,每日3次口服。2个疗程后评估患者疗效和不良反应。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观察血常规、血沉、血清钙、蛋白电泳、肝肾功能、乳酸脱氢酶、心电图、常规头颅、胸部脊柱及骨盆X线拍片,骨髓细胞学检查,同时观察临床变化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1] 根据文献疗效标准,分为部分缓解、进步、无效。

      2 结果

      2.1 疗效分析 骨痛患者18例,骨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6例,KPS评分改善2级以上者18例。血红蛋白上升20 g/L以上16例,上升10 g/L以上2例,未上升2例(所有病例均未输血)。M蛋白降低50% 7例,20%~50% 8例,20%以下5例。骨髓浆细胞数减少80%以上5例,20%~80% 13例,减少20%以下2例。高血钙恢复正常16例。8例尿本周蛋白阳性6例转为阴性;4例血肌酐增高患者治疗后均恢复正常。X线检查溶骨性损害再钙化5例。部分缓解6例,进步9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75%。

      2.2 不良反应 恶心12例,腹泻2例,手足麻木2例,转氨酶升高2例,给予甘利欣、肝太乐等治疗后恢复正常。不良反应总体较轻,无1例因不良反应而终止治疗。

      3 讨论

      MM骨髓微血管增多,其密度与恶性浆细胞的临床侵袭及其增殖速度有关。ATO可以通过直接和间接的途径抑制血管生成。体外试验显示ATO可以抑制白血病细胞系分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诱导脐静脉内皮细胞调亡,可引起血管生成减少和相关肿瘤坏死;ATO可以抑制MM细胞增殖和诱导调亡。ATO还可以通过免疫机制抗肿瘤,经ATO作用后MM细胞对LAK细胞的杀伤作用更敏感,可能是增强了识别、粘附和溶细胞作用。Munshi等[2]在Ⅱ期临床试验中评估14例常规治疗后复发和难治的MM患者,使用ATO治疗后,病情缓解3例,1例延长疾病稳定期,最长缓解期持续6周。研究表明,活性氧可以加强ATO诱导的调亡,而谷胱甘肽可以抑制这种作用,VitC可以降低谷胱甘肽的浓度,可以减少耐药的MM细胞系和新鲜分离的MM细胞中的谷胱苷肽,因此在ATO治疗过程中应用VitC会加强其作用[3]。

      中医认为,MM的发生不外乎外感和内伤,外感指的是邪毒,内伤主要为脏腑功能失调所致肝肾虚损,本质为正虚邪实,表现为虚实夹杂。六味地黄丸具有扶正固体,滋补肝肾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网状内皮系统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骨髓造血功能,对造血干细胞有正性作用。

      由于存在耐药性的问题,因此形成了复发和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干细胞移植虽能提高部分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其生存率,但大多数患者系老年,不适宜于移植或经济条件限制不能施行移植。同时联合应用ATO、六味地黄丸和VitC治疗MM,具有良好的疗效,不良反应少,患者可耐受,不影响治疗,是治疗复发或难治性MM的有效方案,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沈悌主编.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第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73.

      2 Munshi NC,Teicot G,Desikan R,et al.Clinical activity of arsenic trioxide for the treatment of in ultiple myeloma.Leukemia,2002,16:1835.

      3 Hussein MA.Nontraditional cytotoxie therapies for relapsed/re fractory multiple myeloma.Oncologist,2002,7:2029.

    ↑上一篇:人类血小板同种抗原研究进展
    ↓下一篇:左卡尼汀联合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