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血液病学》

    应用ARCHITECT i2000SR 检测就诊者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及其结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4-01-15  浏览次数:867次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 virus,HBV)感染一直以来是我国面临的重要的公共健康挑战。据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慢性HBV感染在普通人群中的患病率为9.09%~15%[1-2]。HBV主要通过血液接触、母婴垂直传播及性接触传播,是造成急慢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癌主要的病原体。

      在临床上常用HBV血清标志物(Hepatitis B virus serummarkers,HBV-M)来检测乙型肝炎病情的发生、发展、预后。其中最为常见的是“乙型肝炎五项”检测,即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 、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 、乙型肝炎病毒e 抗体(Anti-HBe)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近几年来由于HBV基因变异和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疫苗、免疫球蛋白的广泛应用,使HBV的耐药和突变发生率明显增加,HBV-M模式表现较为复杂,给临床医生和患者带来较大困惑[3]。本研究通过对我院近年来3827例就诊者HBV- M的检测结果归纳整理并进行分析,为流行病学及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12年1月~2013年5月就诊于贵州航天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根据临床及个人需要常规检测“乙型肝炎标志物五项”3 827例,其中男2 058例,女1 769例,年龄0~102岁,中位年龄37岁。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批准。

    1.2试剂及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hemiluminesentMicroparticle Immuno Assay,CMIA)技术,仪器和试剂为美国Abbott公司生产的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ARCHITECT i2000SR 及配套的HBsAg(双抗体夹心法)、HBsAb、HBeAg、HBeAb、HBcAb(乙型肝炎五项)试剂,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操作进行检测和结果判定。所有检测均在定标通过和质控在控范围内进行。为了表述方便,设定检测项目1~5项的顺序为:①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②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Anti-HBs);③乙型肝炎病毒e 抗原(HBeAg);④乙型肝炎病毒e 抗体(Anti-HBe)⑤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Anti-HBc),并以出现阳性的顺序为该模式代码。

     

    2结果

    3 827例HBV- Markers 血清学标志模式分析详见表1。

    表13 827例HBV- Markers 血清学标志模式分析模式组模式HBsAgAnti-HBsHBeAgAnti-HBeAnti-HBc例数构成比(%)感染期模式①③⑤+-+-+1223.18①④⑤+--++2025.27①⑤+---+461.20①+----27-1①③+-+--21-1①④+--+-19-1①③④⑤+-+++17-1①②④⑤++-++15-1①②⑤++--+9-1①②++---9-1①③④+-++-8-1①②③⑤+++-+7-1①②③④⑤+++++7-1①②③+++--5-1①②④++-+-2-1小计共15种50913.30恢复期模式②⑤-+--+83721.87⑤----+72115.52②④⑤-+-++55114.39②-+---2777.23④⑤---++131.42②④-+-+-13-1④---+-5-1共7种241760.9全阴模式NO-----89423.36总计共23种3827100

    3讨论

      目前,在临床上普遍应用且有商品化试剂盒的 HBV-M定量检测系统主要包括:罗氏公司的 ElecsysⅡ 和雅培公司 Architect 系统。国际上最为广泛认可的 HBV-M 定量检测试剂是雅培公司Architect 系统[4]。Architect i2000SR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核心技术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技术(Chemiluminesent micropaticle immunoassay),是以吖叮酯作为标记发光剂,主要用于测定蛋白质、病毒抗原等大分子物质,试剂所用标准品可溯源到WHO或PEI (PaulEhrlich Institute)标准品,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稳定性。

    HBsAg是首选的HBV-M血清学标志物。在临床症状出现前的数天或数周,感染者血清中即可检测到HBsAg存在。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均含有HBsAg,但极少数HBV感染者由于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或机体免疫因素等原因,体内测不到HBsAg。HBsAg检测用于诊断HBV感染,也可用于急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程监测,甚至可用于抗乙型肝炎病毒治疗疗效观察。HBsAb为保护性抗体,其阳性表示对HBV有免疫力,可出现在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康复后或接种乙型肝炎疫苗以后。抗体针对HBsAg的a决定族及各亚类的决定簇。在乙型肝炎疫苗方面,HBsAb检测可以检查接种疫苗的必要性和接种效果。另外还可用于乙型肝炎感染急性期以后的病程监测,若出现HBsAg转阴且HBsAb转阳,即HBsAg血清学转换,即意味着急性乙型肝炎治愈。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血清学转换率极低,若出现,意味着达到理想临床治疗终点。HBeAg阳性提示体内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活跃,有大量病毒存在。其可出现在急性和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血清中,但在急性期维持在可检测水平上的时间较短(数天-数周)。恢复期HBeAg转阴,并随之产生相应抗体HBeAb,即发生E抗原血清学转换。但是E抗原血清学转换并不完全意味着病情好转,可能与病毒变异有关,其患者体内HBVDNA含量可能极高,也可能很低。HBcAb存在HBV感染康复者和HBsAg携带者中,HBsAg出现后即可从感染者血清中检测到HBcAg抗体,并可持续存在,是提示过去或现在感染HBV的指标。因此,只要感染过HBV,无论病毒是否被清除,此抗体多为阳性。其检测有助于乙型肝炎的诊断和监测。尤其在其他乙型肝炎标志(HBsAg阴性者)缺乏的情况下,抗HBc可能是提示现存HBV感染的唯一指标。极少数HBV感染者也可HBcAb检测阴性,多见于免疫抑制患者。抗-HBc-IgM阳性提示HBV复制,多见于乙型肝炎急性期,但亦可见于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

      理论上,“乙型肝炎五项”从排列组合的原理可产生32种组合模式。其不同HBV-M组合模式具有独特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由于HBV基因变异和乙型肝炎抗病毒药物、疫苗、免疫球蛋白的广泛应用,临床上出现越来越多的HBV-M组合模式。通常临床实践中会遇到9种常见模式以及16种少见组合模式,而在实际工作中,又可遇到一些更罕见组合。从本研究所得结果看,3 827例临床样本共分析出23种组合模式,感染期常见模式为①④⑤、①③⑤、⑤,占9.67%(370/3 827);恢复期常见模式为②⑤、⑤、②④⑤,占55.11%(2 109/3 827)[5],与以往文献报道相比[5-6],感染期模式构成比明显下降,恢复期模式构成比明显上升,其中②⑤、⑤模式多数为疫苗接种后反应产生。说明随着人们对HBV的认识、重视、预防逐渐加强,近年来取得较为显著效果。但从组合模式种类来看,出现一些以往文献中较为罕见的组合,如HBsAg、HBsAb同为阳性、HBeAg、HBeAb同为阳性、五项全阳性组合等模式等。这些模式的出现,是由于HBV亚型感染或患者处于血清学标志物模式转换的中间模式以及个体针对HBV免疫应答缺陷所致,标志着HBV-M模式可能会打破传统观念上对乙型肝炎的认识。

      回顾本研究HBV-M模式的分析,笔者应用Architect i2000SR 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可较好保障和提高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水平。但要注意以下问题:①对HBV-M特殊模式的标本,进行基因突变的检测,结合基因分型和测序等手段做更深入的研究。②及时与临床沟通并结合HBV-DNA、肝功能等检查以及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并建议临床医师结合患者病史、治疗史和接触史,排除干扰因素,定期复查,动态观察。    

     

    4参考文献

    [1]Liu J,Fan D.Hepatitis B in China[J].The Lancet,2007,369(9573): 1582.

    [2]Zhang Y,Zhang H,Elizabeth A,etal.Epidemiology of Hepatitis B and Associated Liver Diseases in China[J].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2012,27(4): 243.

    [3]李勇.1972 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结果模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7):1872.

    [4]Tuaillon E,Mondain A-M,Nagot N,etal.Comparison of serum HBsAg quantitation by four immunoassays,andrelationships of HBsAg level with HBV replication and HBV genotypes[J].PloS one,2012,7(3): e32143.

    [5]秦海乐.9089 例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7):3691.

    [6]刘琴.3501 例健康体检者血清 HBV 标志物检测结果回顾性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2,19(3):443.

    ↑上一篇:个体化护理干预在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护理中的应用
    ↓下一篇:血液检验中的安全保护措施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