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病学
-
- 持续65min人工胸外按压及呼吸机辅助呼吸成功救治猝死型冠心...
- 目前认为,猝死型冠心病患者心脏骤停的发生是由于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急性缺血,造成局部电生理紊乱,引起暂时的严重心律失常所致。患者年龄多不大,先兆症状不典型。该患者发病前2h有胸痛不适,救治成功的关键在于心肺复苏的即时性、连续性、系统性及有效性,及时保护脑细胞,预防... [详细]
-
- 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诊治分析
- 目的 探讨不典型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对50例不典型心肌梗死的诊断及治疗回顾性分析。结果 50例不典型AMI病人,30例经常规静脉溶栓及1例冠状动脉内直接溶栓成功,16例静脉溶栓未成功,7~10天冠脉造影严重狭窄血管给予PTCA+支架术治疗,病人症状缓解,3例抢救无效死亡,16例随访3年未... [详细]
-
- 薯蓣皂苷片治疗冠心病心绞痛72例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 探讨薯蓣皂苷片对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抽取128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组接受单盲给药。薯蓣皂苷片组(Ⅰ组)72例口服薯蓣皂苷片160mg tid,1月后,改为80mg tid,总疗程2个月;对照组(Ⅱ组)56例口服消心痛片10mg tid, 疗程2个月。结果 两组患者心绞痛均明显改善,... [详细]
-
- 急性心肌梗死并8次室颤电除颤冠脉介入治疗成功1例
- 室颤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治中常见的主要并发症。80%的室颤发生在心肌梗死后6 h内,其形成原理认为是折返激动。在缺血的心肌组织中存在传导缓慢的区域,使这部分心肌的心电活动延迟,若这一延迟的心电活动持续时间足够长,便能在正常心肌组织不应期过后,再激动心肌组织,形成折返。室颤是致命性的心律失常,如何有效预防... [详细]
-
- 依那普利、螺内酯和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32...
-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螺内酯和灯盏花素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通过分析32例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观察在强心、利尿、扩张血管的基础上加用依那普利、螺内酯和灯盏花素注射液3种药物治疗后患者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在中、重度心力衰竭治疗中总有效率为93.7%,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那... [详细]
-
- 血尿酸、PWV和ABI与冠心病的关系
- 目的 探讨血尿酸(SUA)、脉搏波传导速度(PWV)和踝臂指数(ABI)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 选择180例疑似冠心病病人,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冠心病组(126例)和非冠心病组(54例),冠心病组又分为单支病变组42例、双支病变组48例、多支病变组36例,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SUA,动脉硬化检...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