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肿瘤学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肿瘤学


    • 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耐受性观察
      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
      目的 探讨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多发性骨转移疼痛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 选择恶性肿瘤伴多发性骨转移、初始为重度疼痛、经芬太尼透皮贴剂治疗15天以上未达到中度以上缓解者32例,给予芬太尼透皮贴剂联合高剂量帕米膦酸二钠治疗,比较联合治疗前后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前疼痛评分为6.4... [详细]
    •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乳腺癌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与预防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乳腺癌的治疗仍采用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方式,但手术方式由大向小方向转变。不管何种术式,均有一定的并发症,一旦出现并发症,就必然增加患者的痛苦,延长住院时间。因此,如何预防及处理并发症仍是外科医生的研究课题之一。本院2003年6月至2007年... [详细]
    • 内抑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内抑素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血管生成(angiogenesis)对于肿瘤的生长、侵袭和转移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肿瘤细胞营养、代谢、侵袭和转移的通道。血管生成是一个多因素调控、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受到“血管生成开关”系统精密调控,使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抗血管生成因子保持平衡 [1] 。抗血管生成疗法抑制肿瘤赖以生存的供养血管,间... [详细]
    • SDF1/CXCR4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
      SDF1/CXCR4与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脑卒中
      骨髓干细胞(BMSC)在许多组织器官显示巨大的细胞分化潜能,其治疗脑卒中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已知局部缺血可诱导BMSC的动员,内外源性干细胞能“感受”组织损伤而定向迁移到损伤区并进行分化。BMSC的可塑性、分化功能和迁移作用依赖于损伤组织局部微环境的特异信号。新近研究已认识了部分特异分子信号,尤其是... [详细]
    • DNA肿瘤病毒蛋白致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DNA肿瘤病毒蛋白致肿瘤机制研究进展
      与动物和人类恶性肿瘤相关的DNA肿瘤病毒包括:嗜肝DNA病毒、乳头状瘤病毒、疱疹病毒、多瘤病毒和腺病毒。虽然多瘤病毒和腺病毒在实验中能诱发动物肿瘤并使体外培养细胞发生转化,但它们在人类肿瘤的发生中不起重要作用。目前较为明确能引起人类恶性肿瘤的DNA病毒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人乳头瘤病毒(HP... [详细]
    • 微囊藻毒素LR促肝癌过程p53、p16基因mRNA表达
      微囊藻毒素LR促肝癌过程p53、p16基因mRNA表达
      探讨微囊藻毒素LR(MCLR)促肝癌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二阶段致癌理论建立中期试验动物模型,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染色检验MCLR的促癌作用,并以RTPCR结合图像分析技术精确测定大鼠肝脏p53和p16基因的表达情况。 结果 (1)MCLR在促大鼠肝癌过程中能显著... [详细]
      • 共 509 页
      • 首页
      • 上一页
      • 上5页
      • 433
      • 434
      • 435
      • 436
      • 437
      • 438
      • 439
      • 440
      • 下5页
      • 下一页
      • 末页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