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皮肤病与性病学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例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29例分析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是既有潜在生命危险,但又可治愈的主要发生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的感染性皮肤病[1]。2002年1月至2006年12月,作者曾诊治本综合征29例,现将资料记录完整的29例进行系统分析,报告如下。 [详细]
    • 蓝科肤宁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124例效果观察
      蓝科肤宁治疗面部化妆品皮炎124例效果观察
      目的:评价皮肤止痒脱敏膜(商品名:蓝科肤宁)治疗化妆品皮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化妆品皮炎12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采用蓝科肤宁湿敷,1日2次,每次20分钟,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湿敷后外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尤卓尔),或直接外用尤卓尔,每天2次,疗程均1周。结果:124例中121例完成临床治疗、... [详细]
    • 电离子治疗面部色素痣91例效果观察
      电离子治疗面部色素痣91例效果观察
      色素痣是由痣细胞组成的良性新生物,一般勿需治疗。但部分颜面部的色素痣,因有碍美容,患者强烈要求去除。目前治疗色素痣有手术、激光[1]、多功能电离子、冷冻等多种方法[2]。我科自1995年10月以来,采用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机治疗面部色素痣,并对其中91例患者的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 [详细]
    • 小切口法在132例腋臭根治术中的应用
      小切口法在132例腋臭根治术中的应用
      目的 总结小切口法根治腋臭的效果。方法 术区标记腋毛范围,平行腋窝皱襞作两个平行切口,将标记范围3等分,皮下浅筋膜层游离皮肤及部分皮下脂肪,皮肤切口缘缝线牵引,显露皮瓣下顶泌腺体和毛囊组织。直视或2.5倍放大镜下彻底剪除顶泌腺体和部分毛囊。剥离范围外缝线,留线尾,打包加压包扎。结果 132例患者中,... [详细]
    • 卤米松乳膏治疗儿童面颈部白癜风22例临床观察
      卤米松乳膏治疗儿童面颈部白癜风22例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卤米松乳膏治疗儿童面颈部白癜风的疗效。方法 选取于我院门诊就诊的43例面颈部白癜风患儿,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例)用卤米松乳膏局部涂搽患处,对照组(21例)外用丙酸氯培他索乳膏,均每天2次,疗程为3个月,每月复查1次。结果 治疗组痊愈4例,显效8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54.... [详细]
    • 中性粒细胞淋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中性粒细胞淋球菌感染模型的建立
      目的 研究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及一氧化氮(NO)在中性粒细胞淋球菌感染模型中的表达。方法 分离正常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在10%胎牛血清DMEM培养液上培养3 h,A组加入空白培养基,B组加入淋球菌菌液,随后在0、3、8、12 h分别以实时定量荧光PCR测定iNOS mRNA表达,用镉还原法... [详细]
      • 共 260 页
      • 首页
      • 上一页
      • 上5页
      • 137
      • 138
      • 139
      • 140
      • 141
      • 142
      • 143
      • 144
      • 下5页
      • 下一页
      • 末页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