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学
-
- 浅谈术前洗手的方法和加强术前洗手宣传的重要性
- 术前洗手作为一种简便易行的消毒措施,能有效预防和控制病原体传播,防止术后感染的发生。笔者通过对不同手术人员手术前洗手的细菌学调查与分析,通过比较不同洗手方法,不同消毒剂的杀菌效果,证明了术前洗手的重要性。并提出增强整体手术人员的术前洗手意识,提高术前洗手后细菌监测的合格率,降低医院感染的方法。 [详细]
-
- 舒芬太尼超前镇痛用于鼻内镜手术的临床观察
-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超前镇痛在鼻内镜手术中对血液动力学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鼻内镜手术患者40例,分层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en组)。连续监测血液动力学,分别于诱导前即刻(T0),插管后5min(T1),拔管前即刻(T2),拔管后5min(T3),记录SP、DP、MAP... [详细]
-
- 恩丹西酮复合芬太尼与氟芬合剂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的比较
- 多年以来,在连续硬膜外下行腹部手术时,作者多选用氟哌利多加芬太尼(简称氟芬合剂)来辅助抑制牵拉反应,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并不完善。恩丹西酮是一种高度选择的5-羟色胺3受体拮抗剂,有强烈的止吐作用。作者试用恩丹西酮复合芬太尼来抑制内脏牵拉反应,现报告如下。 [详细]
-
- 舒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
- 目的:比较在腹部手术中应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静吸复合麻醉对患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全麻腹部手术患者40例分层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Suf组)和芬太尼组(Fen组)。芬太尼按舒芬太尼的等效剂量8∶1计算给药,于术前(T0)、术毕(T1)、术后12h(T2)、术后24h(T3)、术后48h(T4... [详细]
-
- 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及病人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
- 目的 以脑电双频指数(BIS)为麻醉深度指标,研究持续静脉输注硫酸镁对丙泊酚有效靶浓度及病人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的影响。 方法 选择上腹部择期手术病人60例,ASA Ⅰ~Ⅱ级,随机分为丙泊酚组(P组)、硫酸镁小剂量组(M1组)和硫酸镁大剂量组(M2组),每组20例,所有病人均采用静脉复合麻醉。麻醉诱导... [详细]
-
-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对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 神经元低氧性...
- 目的 探讨半胱氨酸蛋白酶(Calpains)抑制剂PD150606对离体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神经元低氧性损伤的影响。方法 大鼠海马脑片随机分为单纯低氧组(Con组, n =6)、PD50组( n =10)、二甲亚砜(DMSO)组 ( n = 8)。Con组的海马脑片应用正常的人工脑脊液(aCSF)3...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