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学
-
-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治疗及步态分析系统测试
- 应用三针锁针力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损伤小,操作简单,疗效好等优点。早期能进行无痛性活动的功能锻炼,具有动静结合的复位固定于一身的特点。①本疗法符合生物力学的原理,选用的针体变形较小,与固定器间形成几何不变体系,且支架主体形成一个牢固的悬梁,加强支撑负重作用,使断端对位稳定 〔1... [详细]
-
- 老年人髋关节术后急性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
- 术后急性精神障碍(POCD)是创伤后精神障碍的一种,包括意识、认知、记忆、定向、感知、精神运动行为等方面的紊乱,在骨科其发病率约在13%~21%,其中70%以上为老年患者〔1〕,尤其多见于老年髋部骨折的患者〔2〕。其发病急、病程短、可自愈、药物治疗效果好,对髋部手术的老年患者而言,其危害在于引起共患... [详细]
-
- 高龄髋部骨折外科治疗现状与进展
-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高能量损伤日益增多,老年髋部骨折呈逐年上升趋势〔1〕。美国目前每年发生率高达25万人,专家预测到2040年该数字将达到50万人。其中90%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有以下特点:①骨质疏松、骨量减少,骨的物理强度降低,骨折固定的可靠性也明显降低〔2〕;②老年人常合并多种慢性内科疾病,... [详细]
-
- 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
-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老年骨质疏松引起的转子间骨折日益增多。高龄转子间骨折患者的最大风险并不是骨折本身,而是骨折引起的卧床并发症或并存疾病恶化所导致的死亡。早期手术、早期无痛性运动是多数学者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共识〔1,2〕。其治疗的关键是尽快稳定骨折,早期负重活动,减少卧床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详细]
-
- 低强度间断负压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分化
- 目的 利用低强度间断负压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向成骨细胞定向分化。方法 分离人骨髓,利用梯度离心法进行MSCs的培养,取第三代细胞利用低强度间断负压诱导分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茜素红染色观察钙结节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测Ⅰ型胶原和骨保护素的表达。结果... [详细]
-
- 仿生骨植入钛网管固定修复兔骨缺损
- 目的 探讨MHAbBMP仿生骨作为替代骨对有限接触式钛网管固定下兔股骨干缺损模型的修复作用。方法 48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组,实验组:MHAbBMP仿生骨+钛网管;对照组:自体髂骨移植+钛网管。于股骨干中段截除10mm,建立兔股骨干缺损模型,将MHAbBMP仿生骨/自体髂骨植入骨缺损处加有限接触式钛...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