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学
-
- 带血管蒂骨瓣移植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98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治疗方法。方法 应用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入治疗98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结果 98例随访3~8年,根据成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疗效评价法,显效49例,有效41例,有效率达91.84%。结论 该手术可以增加股骨头血运,骨瓣可以起到支撑作用。对于按Ficat分期Ⅰ~Ⅲ期的患者是一种... [详细]
-
- 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
- 目的 探讨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机制和临床疗效。 方法 2004年2月至2007年7月采用PLDD联合神经根阻滞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84例。单间盘突出50例,≥2个间盘突出34例。L3/4节段突出19个,L4/5节段65个,L5/S1节段32个,共116... [详细]
-
- 骨片钉内固定+植骨术治疗 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
- 作者自1999年8月至2007年8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MasonⅢ型桡骨小头骨折13例,为提高手术效果,作者采用骨片钉治疗MasonⅢ型桡骨头骨折 (桡骨头骨折合并分离移位),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详细]
-
- 颈前路椎体部分切除治疗两节段颈椎病
- 颈椎病致压物-骨赘或突出的椎间盘压迫脊髓或脊神经根,多为两个连续的节段,受压均来自脊髓前方,故临床上采用颈前路手术,植骨融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本院1998年1月至2005年12月手术治疗86例颈椎病,报道如下。 [详细]
-
- 高龄颈椎病患者的手术治疗
- 高龄颈椎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既有先天因素又有获得性因素。Dai[2]等通过影像学研究证明颈椎不稳定是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并认为颈椎病的自然病程应当是:早期椎间盘退变使椎体间稳定性下降,椎体间的过度活动导致牵扯性骨质增生,一部分患者由于骨质增生使椎体间接触面积增加而重新获得稳定,病情有所好转,这可解释... [详细]
-
- 锁定加压钢板微创治疗累及干骺端复杂肱骨干骨折
- 复杂肱骨干骨折常累及干骺端,范围大且不稳定,加压钢板、髓内钉及外固定支架等治疗均有一定困难。作者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月采用肱骨前方入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1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微创手术治疗复杂肱骨干骨折12例,取得良好疗效。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