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病学
-
- 滤过速度对混合血小板过滤效果的影响
- 目的 观察不同滤过速度对混合血小板过滤效果的影响。方法 取45袋混合血小板,随机分为低速、中速、高速组各15袋,分别以10~20、60~70和150~160 mL/min的流速进行连续性过滤,并用常规方法检测混合血小板过滤前后的白细胞数(WBC)和血小板数(PLT),比较3组WBC去除率和PLT回收... [详细]
-
- 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血浆利钠肽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 目的 观察血浆心房利钠肽(ANP)、脑利钠肽(BNP)、C型利钠肽(CNP)水平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时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正常对照组(25例)、2型糖尿病无血管病变组(28例)及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组(20例)血浆ANP、BNP及CNP的水平,分析各组间血浆三个指标... [详细]
-
- 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比较
- 目的 观察3种漱口液在白血病患者口腔炎防治中的效果。方法 将272例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A(92例)、B(90例)、C(90例) 3组,进行常规口腔护理后,加用不同的漱口液含漱,其中A组用益口漱口液,B组用硼酸,C组用双氧水稀释液,观察3组口腔炎的发生率、口腔炎愈合所需的时间及漱口过程中产生的不适感。... [详细]
-
- 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血指标和血小板活化蛋白的检测及临床意...
- 目的 探讨进展型脑梗死患者凝血抗凝系统以及血小板活化蛋白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利用流式细胞仪、ACL9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42例进展型脑梗死和48例完全脑梗死)治疗前同时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纤维蛋白原(Fg)、血小板膜糖蛋白(CD... [详细]
-
- 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中RIZ1的表达变化与启动子区甲基化...
- 目的:研究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外周血中肿瘤抑制基因RIZ1的表达状况和该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37例初发急性髓性白血病病人和15例正常人外周血标本为研究对象。RTPCR检测RIZ1 mRNA水平,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检测RIZ1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急性髓性... [详细]
-
- 通脉益智方对痰凝血瘀症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目的:通过观察通脉益智方对痰凝血瘀症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和血脂、血液黏度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血管性痴呆(VD)的作用。方法:采用空白对照组和应用高脂血症大鼠,以脑缺血再灌注的方法建立VD动物模型,随机将VD动物模型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通脉益智方组。假手术组、模型组灌服蒸馏水,通脉益智方...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