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人工鼻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的应用分析
- 目的:探讨在危重病患者机械通气中应用人工鼻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对108例行人工鼻持续气道湿化过滤的观察组和 100例行呼吸机本身具有的加温湿化和雾化装置的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两组呼吸道和吸痰次数、呼吸道阻塞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发生率(VAP)。结果:两组在湿化、雾化和吸痰等日常护理次数上对... [详细]
-
- 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 目的:观察并思考在神经内科践行优质护理服务而产生的意义。方法:选择11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同时选择10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优质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和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健康教育效果、基础护理合格率都优于对照组。结论:在神经内科的护理过... [详细]
-
- 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抗病毒应答时间与临床疗效关系
- 目的:讨论阿德福韦治疗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抗病毒应答时间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乙肝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80例,对比分析其临床资料,从Child-Pugh评分和其他表现判定其疗效,在结果统计中按是否有抗病毒应答分组.结果:用阿德福韦抗病毒治疗后,80例患者有53例出现早期抗病毒应答,应答时间... [详细]
-
- 不同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后气道的影响观察
- 目的:观察不同气道湿化对气管切开后气道的影响。方法:选择重症昏迷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 25例,分别应用持续湿化和间断湿化方式护理气道,对比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A组、B组湿化适中率分别为94%和76%,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持续湿化气... [详细]
-
- 冠脉内支架植入术后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探讨
- 目的:探讨冠脉内支架植入术(PCI)后随访中对患者实施规范化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PCI患者98例,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9例,研究组实行规范化管理模式,对照组实行以往随访模式。18个月后,对比两组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生率,再次治疗、死亡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心血管相关疾病发生率、再次治疗... [详细]
-
- 上消化道穿孔30例分析
-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穿孔的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上消化道穿孔患者30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22例与对照组8例,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然后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为62.5%,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