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泌尿系感染23例报告
- 泌尿系感染是泌尿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容易复发。若无有效治疗,可导致各种慢性肾脏病的发生,是引起肾功能衰竭的病因之一。所以,如何延缓其发展的进程,对改善预后十分重要。 [详细]
-
- 泌尿系创伤 85 例诊治分析
- 探讨泌尿系创伤的诊治特点 。方法 对我院 85 例泌尿系创伤病人的诊治作回顾性总结 。 结果 79 例痊愈 ,非手术治愈 46 例 ,手术治愈 33 例 ;6 例死亡 ,2 例死于肾动脉损伤 ,1 例死于双输尿管损伤 后的急性肾衰 ,另 3 例死于其他器官的严重复合伤 。 [详细]
-
- 泌尿系统感染产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
- 探讨泌尿系统感染产酶肠杆菌科细菌的分离率及耐药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帮助。方法 常规培养分离细菌,应用VITEK微生物自动分析仪或API鉴定系统鉴定菌种;ESBLs检测采用双纸片确认法:AmpC酶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确认法;药敏试验采用K-B纸片扩散法和肉汤定量稀释法,按NCCLS规定的标准进行。 [详细]
-
- 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 评价曲美他嗪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及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 首次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112例,分为曲美他嗪组以及常规治疗组,各56例。所有患者每月门诊随访1次,共6个月,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每次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的应用、心绞痛CCS分级,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并于开始... [详细]
-
- 急性心肌梗死后ST段持续性抬高的临床预后意义及两年随访研究
- 旨在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后ST段持续抬高的预后意义。方法 入选2003年7月至2006年6月92例首次急性ST段抬高性前壁心肌梗死的连续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静息心电图Q波导联是否存在ST段抬高,将患者分为2组,即ST段抬高组(52例),非ST段抬高组(40例)。 [详细]
-
- 经颅多普勒超声屏气试验评价脑血管反应性及其与脑血管病危险因素...
- 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屏气试验评价正常人及具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的脑血管反应性(CVR)及其与脑血管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TCD屏气试验对137例具有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患者及87名不同年龄段的正常人群,分别检测屏气前后大脑中动脉(MCA)流速增长的百分数,即屏气指数(BHI)作为CVR...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