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miR-15家族在肝脏疾病中的作用
- 微小RNA(miRNA)是一类最新发现的短小内源性非编码RNA,其中miR-15家族生理状态下参与细胞凋亡、分化与周期调控、应激等重要细胞功能活动的调节,而在病理状态下与多种人类疾病如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相关,具有潜在的治疗前景.本文就miR-15家族在肝癌、急性肝衰竭、肝纤维化和慢性... [详细]
-
-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及抗病毒治疗对甲状腺的影响
-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多种肝外疾病都和HCV慢性感染有关系,并且在慢性HCV感染的患者中甲状腺失调是很普遍的.干扰素(IFN)联合利巴韦林(RBV)被公认为是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有效的方案,然而,甲状腺功能紊乱也是IFN抗病毒治疗的一个副作用.本综述包含了HC... [详细]
-
- 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中HBeAg水平变化对疗效的影响
- 乙型肝炎呈世界性流行,全世界共有3.5~4亿人感染乙型肝炎,其中我国占到全世界患病人数的1/4;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相关疾病,因此乙型肝炎的有效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治疗过程中,HBeAg阴转或血清转换标志着乙型肝炎的复制能力与传染性下降以及良好的预后,而HBeAg的阴转或血清转换与HBeA... [详细]
-
- 不同年龄组自身免疫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 目的 分析并比较不同年龄组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的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和病理特点.方法 98例AIH患者按年龄分为青年(<45岁)、中年(45 ~ 60岁)和老年(>60岁)三组,回顾性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特征、生化指标、免疫学指标、自身抗体和病理特点.结果 老年组有并发症者显著高于青年... [详细]
-
- 转Notch1基因T淋巴细胞白血病双荧光示踪斑的建立及鉴定
- 目的:在血管内皮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标记的斑马鱼系 (Π i1EGFP)中 ,转人Rag2启动子驱动的人源性截短型 Nolch1 基因 (ICN1),从中筛选并鉴定发生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 (T ALL)的斑马鱼,建立稳定传代的红绿双色示踪的T-ALL斑马鱼疾病模型。方法:构建 Rag2-ICN1-E... [详细]
-
-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目的 探讨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方法 23例不同原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行PSE治疗,PSE术前及术后1周、1、3、6个月彩色多普勒分别检测患者门静脉和脾静脉的内径、血流速度,计算血流量,并与PSE术前配对分析.结果 术后各期患者脾静脉、门静脉血流速度...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