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内科
-
- 肺吸虫病18F-FDG PET-CT显像1例并文献复习
- 目的 探讨肺吸虫病18F-氟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全身显像的临床价值.方法 通过对1例肺吸虫病例的临床资料、18F-FDG PET-CT全身影像及相关文献的复习研究,分析该病的临床特点及全身PET-CT表现.结果 PET-CT全身扫描发现双肺内多发云絮状、结节状病灶,FDG摄取明显... [详细]
-
- 支气管哮喘发病相关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的相关因素。方法使用成组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调查数据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10个因素与支气管哮喘有关联;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6个因素被选入,家庭人均拥有轿车量越多(OR... [详细]
-
- P-糖蛋白介导的心血管系统药物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P-糖蛋白(P-gp)是一种依赖ATP的外排转运蛋白,可将药物由细胞内泵出细胞外,对药物在人体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产生重要影响。P-gp的底物、抑制剂及诱导剂普遍存在于常用药物中,当药物合用时,某些药物通过抑制或诱导P-gp而与合用的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使药物的清除率或生物利用度发生改变,增强或... [详细]
-
- IL-4、IFN-γ和TGF-β1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研...
- 支气管哮喘病具有反复性、周期性及长期性等特点,其发病机制非常复杂,主要由T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及肥大细胞等细胞参与的炎性反应慢性气道疾病,在免疫活性细胞中,其细胞因子为效应因子,免疫调节能力强大,处于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的中心地位,细胞因子中起主要作用的因子为白细胞介素-4(IL-4)、干扰素-γ(I... [详细]
-
- 内科综合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内科综合治疗在局限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选择小细胞癌肺癌(SCLC)患者42例,有患者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同步放疗、化疗治疗,对照组给予化疗、放疗序贯治疗,并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RR(总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中位PFS(无进展生存期)明... [详细]
-
- 上消化道出血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脾栓塞治疗的探讨
- 目的:探讨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联合脾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43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实施食道曲张静脉套扎术及部分性脾栓塞术,观察患者的近期止血率、再出血及并发症情况。结果:43例患者均实现近期止血,有效率为100%,1个月后再出血者2例,止血成功率为95.3%,复发...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