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神经病变18例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28  浏览次数:834次

    作者:何燕文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生与病程长短密切相关,引起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本文对18例有4年以上糖尿病病史发生神经病变者作一简要分析。

       1  临床资料与分析

       1.1  病例  18例患者中17例为Ⅱ型糖尿病,Ⅰ型糖尿病1例,其中男6例,女12例,年龄29~78岁,平均年龄62岁。糖尿病病程4~13年,平均10年。18例的神经病变主要症状、体征有:肢体麻木18例,反射减弱消失18例,浅感觉减弱17例,颅神经损害2例,神经源膀胱2例,双足无痛性溃疡、足底烧灼感各1例。

       1.2  并发症  本组18例均合并有高血压、高脂血症。

       1.3  实验室检查  入院时空腹血糖7.2~16.8mmlo/L,餐后2h血糖13.8~20.0mmlo/L。

       1.4  治疗结果  18例均采用口服降糖药、扩血管药物、大量B族维生素、神经细胞营养剂等综合治疗。疗程10天~3个月,手足麻木、尿失禁、溃疡均好转,总有效率86%。18例中1例虽经治疗病情仍恶化死亡。

       2  讨  论

       在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中,神经病变的发生率最高,随着病程的延长可达90%~100%。本文总结市二院近5年糖尿病560例的发生率仅为3.2%(18/560),可能与部分患者忽视轻微症状,或被其它并发症掩盖有关,其二可能与部份病人缺乏有关电生理检查而未被查之。据文献报道[1],在糖尿病患者中,即使无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已有50%的患者出现了神经电生理的异常改变。因此对糖尿病患者进行相关的神经电生理检查应作为常规项目,以免漏诊及进行有效的治疗。

       糖尿病合并神经病变的特点之一是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最高,常作为神经病变的初发症状。本文18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肢体麻木、疼痛感觉障碍。此外常与植物神经病变并存,亦为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特点。本文18例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中尚有2例(11%)合并膀胱无力、尿潴留。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认为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2]:(1)糖尿病引起的代谢障碍,可使山梨醇堆积,神经细胞内肌醇减少,神经细胞Na+/K+ATP酶活性降低,蛋白的非酶糖化作用,都可减慢神经传导速度。(2)糖尿病特有的微血管病变,使周围神经毛细血管基底膜蛋白质沉积,血管供血不足,是单神经病变的基础。RONALD[3]认为单神经病变是由脑干内继发微小血管梗塞使神经纤维破坏所致。

       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关键仍是良好地控制血糖,各种血管扩张剂、前列腺素E1、醛糖还原酶抑制剂以及各种抗氧化剂都被认为对糖尿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3  参考文献

       1  卢瑛.糖尿病神经电生理改变的研究(附126例报告).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4;11(1):34

       2  钟学礼主编.临床糖尿病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244

       3  Ronald M.Neuroophthalmic associations and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mellitus.Am J Ophthalmol,1992;114:498

       (广东省湛江中医学校,湛江  524003)

    ↑上一篇:内分泌因子调控脊椎动物的生殖和生长的作用
    ↓下一篇: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