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亚急性甲状腺炎20例临床诊治体会

    发表时间:2010-03-23  浏览次数:666次

    作者:刘萍   作者单位: 237005 安徽六安,六安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发于中青年女性,临床如认识不足易误诊。我科自2000年以来共收治20例亚急性甲状腺炎病人,现就其诊治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患者中,女18例,年龄30~49岁,男2例,1例54岁,同时合并有2型糖尿病,另1例为9岁男童,20例患者既往均无甲状腺疾病史。

      1.2  临床表现  20例患者均有单侧或双侧甲状腺肿大或疼痛及触痛(单侧肿大7例,双侧肿大13例),病前均有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14例伴有畏寒、发热,12例伴有颈部及耳后放射痛,伴有怕热、多汗、心悸等甲亢病史共有16例。

      1.3  实验室检查  20例患者中白细胞总数轻度增多,血沉明显增快>40mm/h,16例患者FT3、FT4增高,部分患者做甲状腺吸碘试验均低于正常,20例患者TGAb、TMAb均正常。

      1.4  诊断  根据患者甲状腺肿大、疼痛、触痛及起病前有上感史,血沉明显增快,早期FT3、FT4增高,TGAb(-)及TMAb(-),即可做出诊断。

      1.5  治疗  20例患者均采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及非甾体药物伴激素联合应用,消炎痛25mg tid(儿童用量减半),短期应用,待疼痛消失停用,强的松30mg/d(儿童减为半量),分次口服,2周开始减量,每周减5mg,减至5mg维持治疗,总疗程至少3个月。伴有甲亢症状者,给予β-受体阻滞剂口服。

      1.6  结果  所有患者服药后症状迅速缓解,颈部包块逐渐缩小并消失。

      2  讨论

      亚急性甲状腺炎又称巨细胞性甲状腺炎,肉芽肿性甲状腺炎,系病毒感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所致,多见于中青年女性,本文20例患者女性占90%。亚急性甲状腺炎在临床中易误诊为咽喉炎、扁桃体炎,多数患者首先就诊于耳鼻喉科,后经检查确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而转入内分泌科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往往具有典型的颈部包块,疼痛及压痛,血沉明显增快,早期往往伴有甲亢表现,因为甲状腺腺体破坏,甲状腺激素释放入血所致。亚急性甲状腺炎不会侵袭甲状腺包膜和包膜外组织,无局部皮肤发红和皮温升高[1],亚急性甲状腺炎一经确诊,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可迅速缓解症状,但疗程要足够长,疗程过短,停药后易复发。本组中1例口服3个月,停用药后半月再次复发。有学者认为总疗程16周复发率降低[2]。曾有文献报道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与口服强的松比较,症状改善快,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3],但笔者认为后者为侵袭性治疗,如操作不慎,可能伤及神经及血管,而口服药物方便,疗效快速、有效,故还是以口服药物为首选。

      【参考文献】

      1  周昭远,黄华.误诊为亚急性甲状腺炎的急性化脓性甲状腺炎2例.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2):178.

      2  施秉银,马秀萍.现代甲状腺疾病诊断与治疗.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43-45.

      3  刘志民,顾明君.甲状腺内注射地塞米松治疗亚急性甲状腺炎.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256-257.

      

     

    ↑上一篇: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误漏诊分析
    ↓下一篇:宿迁市城区糖尿病及致病因素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