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0-05-20  浏览次数:728次

      作者:饶高峰 陈恩福 林海洋 作者单位:317500 浙江省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字: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罗格列酮属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通过增加骨骼肌、肝脏、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细胞对葡萄糖的利用而发挥降低血糖的疗效,可明显降低空腹血糖及胰岛素和C肽水平,对餐后血糖和胰岛素也有降低作用,对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有明显降低作用[1]。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本科应用罗格列酮治疗高血压(EH)合并2型糖尿病(T2DM)68例,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文68例,均为原发性高血压,并经持续降压治疗,随后发生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依照1999年WHO制订的标准[2]。入选前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正常,已排除有明显消化吸收障碍的慢性肠功能紊乱及其他内分泌疾病以及有严重心脏病(包括心肌梗塞、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不全、心电图显示有左心室肥厚等)、孕妇或哺乳期妇女、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过敏史者,收缩压>170mmHg或舒张压>95mmHg。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两组。治疗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平均年龄(56±5)岁,高血压病程4~12年,糖尿病病程3~9年;对照组31例,其中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龄(55±6)岁,高血压病程3~12年,糖尿病病程4~9年。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罗格列酮4mg·d-1、二甲双胍2000mg·d-1、苯那普利10~20mg·d-1、阿司匹林100mg·d-1,饭后;对照组给予二甲双胍2000mg·d-1、苯那普利10~20mg·d-1、阿司匹林100mg·d-1,饭后。疗程均12周。血压(BP)测量在患者坐定10min后,采用标准袖带、水银柱血压计测量两次,记录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治疗期间,患者可行一般日常生活及正常工作,但避免剧烈运动。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2周末观察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和空腹血浆胰岛素(FINS) 、心电图、体重、肝肾功能、血常规、尿常规、血脂的变化。肝肾功能测定采用Aeroset2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血糖、血脂也用该生化分析仪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胰岛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1.3 统计方法

      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和体重指数的变化

      收缩压:治疗后治疗组下降明显,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对照组也有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舒张压: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心率:治疗后两组均有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体重指数(BMI):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1。表1 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和体重指数的变化(略)

      2.2 治疗前后FPG、2hPG、HbA1C、FINS的变化

      FPG:治疗后两组均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2hPG、HbAlc、FINS:治疗后治疗组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下降(P<0.05),两组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浆胰岛素的变化(略)

      2.3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

      血清总胆固醇(TC):治疗后两组均有下降,但不明显(P>0.05)。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治疗后两组有明显下降(P<0.05),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C) :治疗后两组均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详见表3。表3 治疗前后血脂水平的变化(略s)

      2.4 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肝功能受损、贫血、低血糖症状、严重腹泻。治疗组6例出现腹胀、轻度恶心等症状,对照组4例出现胃肠道不适,但均可耐受,坚持服药同时改为餐后服药后症状减轻,都达到疗程结束。

      3 讨论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缺陷和/或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分泌失代偿导致的以代谢紊乱和不适当的高血糖为特征的综合征。除糖代谢紊乱外,尚有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长期的高血糖和脂肪代谢紊乱及伴随的高血压等可导致眼、肾、神经及心脏和血管系统的病变和功能衰弱。糖尿病患者在病情严重或应激时可发生急性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3]。

      本研究结果显示,68例EH合并T2DM患者除胆固醇改善不明显外,在降低血糖和FINS、HbAlc、TG、LDL-C、HDL-C等指标都有改善,起到了较好的疗效。而加用罗格列酮的患者在降低血糖,改善FINS、HbAlc、TG、LDL-C和HDL-C等指标方面尤为显著,证实了罗格列酮的降血糖作用并非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来实现,而是通过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胰岛素抵抗而发挥其降糖作用,这与郭晖等[4]的研究一致。同时,本研究还显示,罗格列酮在治疗期间,未发现对肝、肾具有毒副作用。因此,作者认为罗格列酮治疗DH合并T2DM是一个安全有效的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汤光,编.新编药物学.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616~617.

      2 Guidelines Subcommittee.1999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e human insulin receptor by the antidia-btic drugmetformix.J Hypertens,1999,17(2):151~183.

      3 胡品津编.内科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593~607.

      4 郭晖,刘艳,王玲.罗格列酮治疗2型糖尿病伴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中国老年学杂志,2006,26(1):23~24.

    ↑上一篇:施慧达治疗原发性高血压46例疗效观察
    ↓下一篇:单纯性肥胖男性儿童血清瘦素与胰岛素、雌二醇、睾酮的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