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30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6-04  浏览次数:642次

      作者:曲琨 作者单位:葫芦岛市中心医院内科,辽宁 葫芦岛

      【关键词】 2型糖尿病低血糖症

      低血糖症是临床上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症候群[1]。患者引起昏迷危及生命,本文对我院自2006年5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30 例糖尿病低血糖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30 例,均符合WHO糖尿病诊断和分类标准。男18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60±5)岁,超过60 岁25 例,30 例既往均有糖尿病史,病程5~20 年。心悸、饥饿、出汗、双手震颤15 例,视物不清4 例,幻觉、躁动、行为异常4 例,胸闷、气短、呼吸困难1例,心前区疼痛3 例,就诊时血糖均低<2.8 mol/L,其中1例血糖测不到。

      1.2 相关因素

      1.2.1 文化程度 大专以上学历2 人,初中文化1 人,文盲及小学文化27 人,其中大多为退休工人、农民、外来打工家属。

      1.2.2 合并症 冠心病12 例,高血压病5 例,糖尿病肾病6 例,其中肾功能不全2 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5 例,合并感染2 例。

      1.2.3 用药情况 应用胰岛素10 例,应用口服磺脲类药12 例(口服优降糖及消渴丸),双胍类药3 例,磺脲类加α糖苷酶抑制剂2 例,诺和灵加α糖苷酶抑制剂3 例。

      1.2.4 血糖监测情况 从未监测过的20 例,半年内1~3次监测的8例,每月监测1~3次的2 例。

      1.3 发病诱因

      胰岛素剂量过大10 例,空腹饮酒2 例,运动量过大10例,注射胰岛素后延迟进食4例,原因不明4例。

      2 诊治与转归

      本组患者明确诊断后,均停用降糖药物,立即给予50%葡萄糖静推,继之给予10%葡萄糖静点,严密监测血糖及血钾浓度,昏迷患者给予加用地塞米松静点,减少脑功能的损害。28例患者治疗1~5 d,病情恢复,1例因顽固性低血糖抢救无效死亡,1例患者遗留痴呆。

      3 讨 论

      糖尿病低血糖发病因素的几个特点:

      ①糖尿病低血糖症多见于老年人,本组报告中老年人患病率83%,主要原因除了老年人生理因素。还存在不可忽视的精神因素。

      ②文化水平较低,经济相对较差的人群,自我处置低血糖能力低下,易致低血糖昏迷,本例报告中文盲及小学文化占90%。

      ③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以上,出现一种或两种以上慢性合并症的患者,发生糖尿病低血糖症率大,本例报告中病程超过15年的占66.7%。

      ④用药情况:胰岛素剂量及磺脲类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是发生低血糖主要原因,尤其是磺脲类药物,据报道,1组由药物引起的726例低血糖病例,其中由磺脲类药物引起的占514例(68%),因磺脲类药物引起的严重低血糖病死率约为10%,尤其是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老年患者[2]。

      临床医师在平时的工作中除了对糖尿病患者进行合理的诊疗还要对患者本人及家属进行糖尿病科普教育,以便及时救治,减少严重的低血糖发生。掌握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病因素,去除发病诱因,严格控制、及时监测血糖,合理用药。老年人应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这样糖尿病低血糖的发病率就会明显下降。

      【参考文献】

      [1]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826.

      [2] 王城建,周亚茹,杨志霞.糖尿病[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7:127.

    ↑上一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下一篇:甲状腺素治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32例临床疗效评估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