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0-07-26  浏览次数:674次

      作者:王德峰 宋光耀 孙力 刘景广 杨丁贵 作者单位:河北医科大学,河北 石家庄 050017

      【摘要】 目的 观察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空腹血糖≥11.1 mmol/L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胰岛素组、格列齐特组、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在饮食及运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不同的药物治疗3个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PBG2 h)、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AUCi)、C肽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AUCcp)、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β)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的变化。结果 12 w治疗后,胰岛素组的胰岛素AUC0-30 min、C肽AUC0-30 min、Homa-β水平均高于3个口服降糖药组,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治疗后胰岛素组的Homa-IR低于格列齐特组(P<0.05),而与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比常规的口服降糖药可更好地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胰岛素;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抗药性

      基金项目:河北省卫生厅基金资助(06061)

      The effects of insulin treatment on islet β 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ANG De-Feng, SONG Guang-Yao, SUN Li, et al.

      Department of Geriatrics,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050017, Hebei,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insulin treatment on islet β 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resistance in newly-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 patients. Methods The 120 newly diagnosed T2DM patients, whose FBG≥11.1 mmol/L, were divided into insulin, gliclazide, dimethylbiguanide and pioglitazone groups (each group n=30). After three months treatment, the changes of FBG, PBG, HbA1c, AUCi, AUCcp, Homa-βand Homa-IR in different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After 12 weeks of the treatment, the insulin AUC0~30 min, C peptide AUC0~30 min and Homa-βin insuli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other three groups (P<0.05). Homa-IR in insuli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gliclazide group (P<0.05), but was not different from that in dimethylbiguanide and pioglitazone groups (P>0.05). Conclusions The method of early insulin treatmen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islet β cell function and insulin sensitivity in newly diagnosed T2DM patients comparing with oral antidiabetic drug.

      【Key words】 Diabetes mellitus, type2; Insulin; Oral antidiabetic drug; Islet of Langerhans; Insulin resistance

      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1〕,目前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中,如何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和改善胰岛素抵抗已成为研究的热点。本研究通过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胰岛素治疗,比较早期胰岛素治疗与常规口服降糖药物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1999年WHO关于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均为初诊患者,无心脑血管并发症及微血管病变,从未接受过口服降脂药、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空腹血糖≥11.1 mmol/L,共120例,男56例,女64例,平均年龄(48±11)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控制饮食1~3 d后,取血检测FBG、空腹胰岛素(FINS)、C肽和HbA1c,口服75 g葡萄糖(5 min内),于30、60、120、180 min各抽一次血测血糖、胰岛素、C肽。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4组:胰岛素组30例(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R,睡前注射诺和灵N);口服格列齐特组30例;口服二甲双胍组30例;口服吡格列酮组30例。治疗期间坚持饮食和运动治疗,根据血糖调整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用量,胰岛素22~126 U/d,格列齐特80~240 mg/d,二甲双胍750~1 500 mg/d,吡格列酮15~30 mg/d,以FBG<7.0 mmol/L,PBG<10 mmol/L为血糖控制目标,疗程12 w,实验结束时再次测定葡萄糖耐量、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

      1.3 检测指标 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放免法测定胰岛素、C肽,HbA1c采用德国拜尔公司生产的DCA2000+仪器测定。根据结果计算AUCi (AUCi=0.5×FINS+INS30+INS60+INS120+0.5×INS180)、AUCcp (AUCcp=0.5×FCP+CP30+CP60+CP120+0.5×CP180)。Homa-β=20×FINS/(FBG-3.5),Homa-IR=(FINS×FPG)/22.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x±s表示,胰岛素和C肽的AUC取平方根处理转为正态分布,偏态分布变量Homa-β、Homa-IR取自然对数转为正态分布后进入统计。采用SPSS11.0软件包,各实验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各组患者在入选时年龄、性别、BMI、HbAlc、FBG及PBG2h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1。

      2.2 各组治疗前后FBG、2 h PBG和HbA1c的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2 w后,各实验组FBG、2 h PBG和HbA1c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各组患者一般资料(略)

      表2 各实验组在治疗前后FBG、PBG2h和HbA1c的变化(略)

      与治疗前比较:1)P<0.05

      2.3 各组胰岛β细胞功能的变化 治疗12 w后,胰岛素组的胰岛素早期AUC0~30 min明显升高,格列齐特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胰岛素AUC0~30 min有升高趋势,分别升高了42.18%、13.86%、16.44%、14.60%,胰岛素组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格列齐特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治疗后虽有促进早期胰岛素分泌的作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 w后,各组胰岛素AUC0~180 min分别增加了18.26%、38.13%、22.35%、2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格列齐特组的胰岛素AUC0~180 min与胰岛素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图2。

      图1 各组糖负荷后胰岛素AUC0~30 min变化(略)

      图2 各组糖负荷后胰岛素AUC0~30 min变化(略)

      治疗12 w后,C肽分泌表现出与上述现象的相同趋势,早期C肽AUC0~30 min各组分别升高了52.33%、10.46%、11.34%、12.03%,仅胰岛素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C肽AUC0~180 min分别增加了20.26%、42.13%、21.16%、2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格列齐特组的C肽AUC0~180 min与胰岛素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图4。

      图3 各组糖负荷后C肽AUC0~30 min变化(略)

      图4 各组糖负荷后C肽AUC0~30 min变化(略)

      治疗3个月后,胰岛素组Homa-β功能指数明显升高,格列齐特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Homa-β有升高趋势,但较胰岛素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各实验组患者Homa-β变化(略)

      同治疗前比较:1)P<0.05;与胰岛素组比较:2)P<0.05

      2.4 各组胰岛素敏感性 治疗12 w后,胰岛素组、二甲双胍组、吡格列酮组的Homa-IR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格列齐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各实验组患者Homa-IR变化(略)

      与治疗前比较:1)P<0.05;与胰岛素组比较:2)P<0.05

      3 讨论

      胰岛β细胞功能随病程进展逐渐衰竭,其原因是持续存在的胰岛素抵抗加上糖毒性、脂毒性对β细胞不断损伤,其中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重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因素〔2,3〕。研究表明,当空腹血糖>11.1 mmol/L时则葡萄糖毒性存在,更高浓度的葡萄糖就抑制胰岛β细胞的分泌功能,胰岛素水平反而下降〔4〕。高血糖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后者加重高血糖;高血糖同时降低胰岛素的敏感性,使胰岛素代偿性分泌增加,可进一步加重损伤胰岛β细胞功能的损伤,这样就导致了引起血糖更高的恶性循环。胰岛素AUC0~30 min代表胰岛素早期分泌水平,胰岛素AUC0~180 min代表胰岛素总体分泌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在口服葡萄糖后胰岛素AUC0~30 min较平坦,高峰不显著且滞后,提示早期分泌功能受损〔5〕。本实验观察了空腹血糖≥11.1 mmol/L初发2型糖尿病在给予12 w不同的方法治疗,结果显示经胰岛素治疗组的胰岛素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C肽糖负荷后曲线下面积、Homa-β功能指数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其中胰岛素AUC0~30 min改善更为明显,说明解除糖毒性后胰岛素早时相分泌有显著性改善。提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虽存在胰岛素、C肽分泌功能的缺陷,但并非真正的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而可能与长期高血糖抑制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有关,给予胰岛素治疗控制血糖,可部分改善或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格列齐特对胰岛素早期分泌影响甚微,但对于胰岛素第二时相分泌的效应是最强的,它使负荷胰岛素分泌值缓慢上升,高峰值靠后。二甲双胍、吡格列酮也可使胰岛素AUC0~180 min提高,但对胰岛素早期分泌无明显影响。

      本研究胰岛素组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胰岛素敏感性有显著性改善,与二甲双胍组和吡格列酮组无明显差异。提示胰岛素治疗本身可以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脂肪分解减轻脂毒性,还可以使胰岛β细胞处于休整状态,减轻细胞的负担并促进其修复。但是否预示着这一部分患者将会出现长期的临床缓解,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综上所述,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口服降糖药严格控制血糖,可以使胰岛功能有所改善,但早期使用胰岛素严格控制血糖比口服降糖药更有利于胰岛β细胞分泌早期时相的恢复,可使病情达到较大程度的恢复,明显改善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延缓2型糖尿病病程进展。

      【参考文献】

      1 李光伟,宁 光,周智广.2型糖尿病早期强化胰岛素治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是现实还是梦想〔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6;22(4):309-12.

      2 Davidson MB.Early insulin therapy for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more cast than benefit〔J〕.Diabetes Care,2005;28:222-4.

      3 Dailey GE III.Early insulin:an important therapeutic strategy〔J〕.Diabetes Care,2005;28(1):220-1.

      4 Erol Cerasi.胰岛素生成,胰岛素分泌及2型糖尿病:问题的核心在于β细胞〔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5;21(2):194-8.

      5 刘 娟,李延兵.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地位〔J〕.新医学,2006;37(3):144-6.

    ↑上一篇:原发性系统性淀粉样变24例临床病理分析
    ↓下一篇:褪黑素和维生素E对早期糖尿病大鼠肾脏氧化应激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