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南通地区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影响因素研究

    发表时间:2010-08-24  浏览次数:598次

      作者:顾云娟*,崔世维,朱湘竹,朱晓晖,王粹芳,印彤 作者单位: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南通226001

      【摘要】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的影响因素。方法:分析213例患者年龄、性别、病程、文化程度、收入、是否医保、并发症、肥胖程度、是否减肥、空腹血糖水平等与糖尿病综合控制情况评价量表得分的关系。结果:年龄与总分负相关(r=-0.17,P<0.05),文化程度(r=0.45,P<0.01)、经济收入(r=0.25,P<0.01)与总分呈正相关,女性总分低于男性(224.10±32.11 vs 211.97±39.00,P<0.05),病程、家族史、是否减肥与量表有不同程度相关性,肥胖程度、空腹血糖水平及有无并发症、是否医保与总分不相关。结论: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是影响糖尿病综合控制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评价量表;影响因素;南通

      随着对2型糖尿病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控制糖尿病的关键不仅与监控糖脂代谢等因素有关,而且与患者良好的生活态度、满意的生活质量有关[1]。本研究对南通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综合控制治疗情况进行了调查,旨在评价此病综合控制水平。

      1 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随机抽取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和南通地区二级以上7所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452例。所有病例均按照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

      1.2 方法 (1)一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家庭年收入、是否医保、糖尿病家族史等;(2)体格检查: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kg/m2)。根据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的定义[2],超重为BMI≥24kg/m2,肥胖的为BMI≥28kg/m2;(3)空腹血糖(FPG)测定:取空腹静脉血浆血,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要求8小时内不进食;(4)问卷调查:根据以往的文献资料[3],听取专家意见和患者的建议设计了本研究使用的综合控制情况量表。包括发病前、后生活习惯、糖尿病卫生知识结构、医师对患者的糖尿病教育、患者与医师的配合、糖尿病及并发症症状(自觉症状)、治疗情况、生存技能、糖尿病治疗目标等9个模块。以5点量表的设计原理,每题答案按5种不同程度记分,从0~4分,间隔1分,最不利于糖尿病控制的为0分,最有利的为4分。总分为除发病前生活习惯外的8个模块的总和,总分越高说明糖尿病综合控制情况越好。由专科医师经过培训后,与患者当面调查实时填写;(5)调查表核实:调查表回收以后,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电话访问,重复测评调查内容的真实性与准确性。摒弃联系不到或不合作者、电话号码缺失或错误、内容不符或资料残缺、死亡等病例。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s表示,以EpiData2.1a软件包建立数据库,采用Stata7.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及相关分析。

      2 结果

      2.1 入选结果 调查的452例通过重复核实,发现联系不到或不合作者27例、电话号码缺失或错误108例、内容不符或资料残缺98例、死亡6例。最终213例入选,其中男120例(56.34%),女93例(43.66%),重复率为47.12%。

      2.2 一般情况与量表得分分析 (1)男性总分及卫生知识结构得分高于女性(分别为224.10±32.11 vs 211.97±39.00,P<0.05; 33.33±13.19 vs 28.35±14.00,P<0.01)。医保与非医保患者总分无差异(219.61±33.85 vs 222.11±41.66,P>0.05),有家族史患者发病前的生活习惯得分高于无家族史的(28.90±5.49 vs 26.98±5.32,P<0.05)。(2)年龄与总分及自觉症状得分呈负相关(分别为r=-0.17,P<0.05; r=-0.26,P<0.01)。病程长短与总分不相关(r=0.14,P>0.05),但与卫生知识结构(r=0.26,P<0.01)、糖尿病教育(r=0.16,P<0.05)、生存技能(r=0.26,P<0.01)等正相关,与自觉症状负相关(r=-0.16,P<0.05)。(3)文化程度与总分(r=0.45,P<0.01)、卫生知识结构(r=0.41,P<0.01)、糖尿病教育(r=0.28,P<0.01)、与医师的配合(r=0.21,P<0.01)、自觉症状(r=0.20,P<0.01)、治疗情况(r=0.14,P<0.05)、生存技能(r=0.32,P<0.01)、治疗目标(r=0.21,P<0.01)正相关。(4)不同经济收入与总分呈正相关(r=0.25,P<0.01)。经济收入低的除发病前生活习惯、糖尿病教育、与医师的配合外其余模块得分均低于经济收入高的。见表1。

      2.3 超重情况与量表得分分析 本研究中体质指数平均为24.76±3.62kg/m2。其中,体质指数<24kg/m2 91例(42.72%),24~28kg/m2的85例(39.91%),≥28kg/m2的37例(17.37%)。其中正在减重65例(30.52%),准备减重19例(8.92%),不考虑减重的患者129例(60.54%)。不考虑减重的患者生存技能得分低于正在或准备减重的患者(P值均<0.05)。

      2.4 血糖控制情况与量表得分分析 平均空腹血糖为7.11±1.83mmol/L,血糖水平与总分不相关(r=0.06,P>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的综合控制受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发现,男性得分相对女性要高,可能与男性受教育程度及卫生知识结构较高,以及女性患者因病引起的心理精神改变致疾病控制能力差有关[4]。但发病前男性的生活习惯得分较低,应与男性发病前嗜好烟、酒等不良习惯有关。年龄越大,总分越低,自觉症状得分越少,其原因应该与高龄患者病程长并发症多,疾病知识掌握能力差有关。虽然病程与总分不相关,与赵列宾等[3]所得结果不同,但病程与卫生知识结构、糖尿病教育、生存技能等均呈正相关,说明病程越长,接受糖尿病教育机会越多,对疾病了解和控制能力越强。病程与自觉症状负相关,说明病程越长者血糖及并发症控制越差。虽然有无家族史的得分无差异,但有家族史者其发病前的生活习惯得分高于无家族史者,与家族成员重视或易接受糖尿病相关知识有关[5]。不想减重者其生存技能明显低于正在或准备减重者,说明后两者学习上有更多的主动性,因而掌握更多控制疾病的能力。糖尿病的综合控制能力还受文化程度及经济收入影响,二者均与总分正相关,反映文化层次越高,学习与掌握知识能力更胜一筹。同样经济水平越高疾病控制水平越高,有条件去医院检查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糖尿病知识的学习。从而反映了知识层次、经济条件、社会地位对糖尿病的影响,是社会因素的一种反映[6]。

      由于本次入选人群范围较小,离退休占36.67%,所以研究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水平波动较小,为7.11±1.83mmol/L,与总分无关,这与国外文献一致[4]。

      【参考文献】

      [1] DCCT Group.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of a diabetes quality-of-life measure for the diabetes control and complications trial (DCCT)[J]. Diabetes Care,1988,11∶725.

      [2] 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数据汇总分析协作组.我国成人体重指数和腰围对相关疾病危险因素异常的预测价值:适宜体重指数和腰围切点的研究[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23∶5.

      [3] 赵列宾,陈钦达,周莹霞,等.2型糖尿病控制状况评价量表的应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4,20∶318.

      [4] Mannucci E,Ricca V,Bardoni G,et al.Well-being enquiry for diabetes:a new measure of diabetes-related quality of life[J].Diab Nutr Metab,1996,9∶89.

      [5] 赵列宾,王琴琴,宁 光,等.糖尿病控制中健康教育作用的研究[J].临床康复杂志,2002,6∶40.

      [6] 郭立新,曾彩燕.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理质量研究[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7,5∶168.

    ↑上一篇:不同糖耐量冠心病患者炎症因子水平与动脉硬化程度及胰岛素抵抗的研究
    ↓下一篇: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