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发表时间:2010-11-05  浏览次数:617次

      作者:卢东晖 张 帆 戴亚丽 蓝 薇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内分泌科,广东 深圳 518036

      【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方法 测定84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75例年龄相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血清胰岛素水平及骨密度,对两组间进行比较。结果 ≥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50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较易发生骨质疏松,随着增龄、胰岛功能减退而加重。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血清胰岛素

      2型糖尿病人由于年龄、性别、病程及检查部位的不同等原因骨量变化尚存在争论。本研究对84例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骨密度变化进行观察,探讨年龄及胰岛功能对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变化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糖尿病组:根据1999年ADA的糖尿病诊断分型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84例(男43例,女41例),年龄32~71岁,病程1~10年,均口服降糖药治疗,未服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肝肾功能正常,排除其他代谢性骨病。(2)对照组:无糖尿病史、体检健康的正常人75例(男38例,女37例),年龄31~69岁,无使用影响骨代谢药物史。

      1.2 方法 所有受试者于空腹状态下测血清胰岛素(INS)水平,试剂盒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所产品。骨密度(BMD)测定用双能X线骨密度测定仪(Norland XR36),测定部位为腰椎L24前后位。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AA1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数据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 果

      30~50岁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血胰岛素水平高于同龄对照组(P<0.05),随着增龄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胰岛素水平均呈下降趋势。30~50岁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BMD均值高于该年龄段对照组,但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随着增龄2型糖尿病组及对照组骨密度均呈下降趋势。≥60岁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50岁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明显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见表1。表1 两组血清胰岛素及骨密度测定结果

      3 讨 论

      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年龄、病程、性别、检查部位的不同,骨量有正常、升高、降低3种检测结果〔1~3〕。≥50岁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下降,因此BMD水平下降也随之突出,尤其女性在50岁以后,BMD较同龄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男性则在60岁以后(P<0.05)。由于样本数较少,本研究未对病程对OP的影响加以分析。

      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BMD改变机制有如下几种原因:①与胰岛素不足或其敏感性降低有关〔4,5〕。胰岛素是一种合成激素,通过成骨细胞表面存在的胰岛素受体,刺激成骨细胞核苷的合成〔6〕,增加肠钙吸收,增加骨骼中钙的沉积,减少尿钙排出,从而对骨有促进合成作用。故2型糖尿病中的高胰岛素血症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对避免骨丢失起保护作用。有研究报道2型糖尿病有骨量升高的结果。本研究发现30~50岁男女2型糖尿病患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表现为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高于同龄对照组,且该年龄段2型糖尿病患者BMD均值高于该年龄段对照组,但未发现有统计学差异,可能由于入组病人胰岛素水平的升高尚不足代偿糖尿病所致的骨质疏松。随着年龄增长,胰岛功能逐渐耗竭,胰岛素缺乏时,骨更新率下降,抑制成骨细胞合成骨钙素〔7〕。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缺乏还可导致脂代谢障碍和负氮平衡,引起骨骼系统内糖蛋白和I型胶原蛋白合成的减少,分解加速,成骨细胞功能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吸收超过骨形成,导致骨质改变〔8〕。②糖尿病时由于高血糖引起渗透性利尿从而尿钙增多,使机体呈负钙平衡,导致骨量减少,骨吸收加速。③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合成活性维生素D减少,血钙降低刺激PTH分泌增加,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导致骨质疏松。④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影响骨的血管分布,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毛细血管周围基底膜增厚,影响骨重建,使微血管并发症患者骨量进一步丢失。⑤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合成减少,IGFI能刺激成骨细胞的复制和骨基质的合成〔9〕。⑥高血糖导致糖基化终末产物增加,刺激破骨细胞的骨吸收因子IL6的形成〔10〕。50岁以后的女性2型糖尿病患者BMD明显下降除上述因素外尚由于闭经后雌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雌激素的促进降钙素分泌、抑制破骨细胞、刺激成骨细胞作用减弱,骨转换增加所致。

      综上可见,随着糖尿病患者年龄增加、胰岛功能衰竭,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危险性增加。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应尽早应用预防骨质疏松的药物并严格控制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对预防2型糖尿病合并骨质疏松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 恺,汤 灏,邹性初,等.糖尿病患者骨矿物质丢失的探讨〔J〕.中华核医学杂志,1992;12(2):1123.

      2 Barrettconnor E,Holbrook TL.Sex differences in osteoporosis in older adults with 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JAMA,1992;268:3333.

      3 李 莉,刘英敏.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改变的初探〔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1999;15(1):23.

      4 邱明琪,姜 欣.内分泌代谢疾病与骨质疏松研究进展〔J〕.实用临床医学,2006;7(9):1648.

      5 张光珍,王风华.糖尿病与骨质疏松〔J〕.医学综述,2005;11(10):9256.

      6 舒思洁,舒 惠,甘佑仙,等.脂糖舒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21:29145.

      7 Einhorn TA.The miner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bone in chronic experimental diabetes〔J〕.Orthop Res,1988;(6):317.

      8 CamposPastor MM,LopezIbarra PJ,EscoberJimmenez F,et al.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and bone milleral density in type I diabetes mellitus a prospective study〔J〕.Osteoporos Int,2000;11:4559.

      9 Jehle PM,Jehle DR,Monan S.Serum levels of 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system componenta and relationship to bone metabolism in type 1 and 2 diabetes mellitus patients〔J〕.J Endocrinol,1998;159:297306.

      10 Takagi M,Kasayma S,Yamamoto T,et al.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produces sitmulate interleukin6 production by human bonederived cells〔J〕.J Bone Miner Res,1997;12:4379.

    ↑上一篇:慷舒灵联合前列地尔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足的分析
    ↓下一篇:痛风患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