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震动感觉阈值检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11-01-17  浏览次数:565次

      作者:曾兆良,李锦华,赵敏,潘丽雅 作者单位:广西柳州市工人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目的 探讨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10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均同时采用VPT和神经传导速度(NCV)测定,比较两者检查结果。结果 无论在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组还是总体结果,VPT与NCV检查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在早期发现神经损害方面VPT敏感性要优于NCV,可为DPN患者早诊、早治及预测糖尿病足风险提供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 糖尿病神经病变 感觉阈 神经传导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亦是糖尿病足溃疡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目前定量感觉检查已广泛地应用于DPN的临床诊断中,震动感觉阈值检查(VPT)已在国际上得到认可,能较稳定地评价DPN的程度,并预测糖尿病足发生的危险性[1]。笔者通过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VPT,同时测定神经传导速度(NCV),比较两者检查结果,以了解VPT在DPN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均符合1999年WHO诊断标准,并排除有精神及心理疾患及其他原因引起的中枢或周围神经病变者。其中男52例,女50例,年龄40~75岁,平均57.5岁,病程1~16年,平均8.6年。按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分为两组,其中有神经症状和(或)体征54例,表现为肢体发麻、刺痛或灼烧样痛,肢体乏力,下肢膝反射减弱;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者48例。

      1.2 方法

      分别进行VPT和NCV测定,①VPT:被检者在安静轻松的状态下接受检查,检查过程中被检者不能看到所测的部位,所有检查者均为同一操作者,使用相同仪器完成。使用美国 Bio-Thesiometer震动感觉阈值检测仪,测试部位为足拇趾基部,随着电流的增强,震动仪的震幅逐渐增大,直至能为被检查者所感知,读出此时的伏特数。国内患者检测震动阈值>10V为异常。②NCV测定:采用丹麦Keypoint型肌电诱发电位仪,仪器置于温度为20~25℃室内,刺激与记录均采用表面电极和针电极。分别测定每个受试者的双侧胫神经、腓浅神经和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和感觉传导速度,正常诊断参考汤晓英标准[2]。异常诊断标准为传导速度减慢2s以上。

      1.3 统计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无论在有无神经症状和(或)体征组还是总体结果,VPT与NCV结果异常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见表1。表1 糖尿病有无症状和(或)体征组的VPT与NCV测定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DPN是糖尿病足发病危险因素之一。DPN早期可无临床症状,如果门诊医生仅根据患者的症状来诊断很可能延迟DPN的诊断与早期干预。从病理生理角度,糖尿病对神经系统的损害最早是从有髓和无髓小神经纤维开始,引起相应疼痛和温度觉减退,并有交感神经障碍引起的局部充血,随后才是有髓大神经纤维的受损,从而引起震动感觉减退[3]。在常规的电生理检查时,NCV所检测的主要为大的有髓纤维,而对于和痛觉以及植物神经病变有关的小纤维病变并不能检测出来,而在糖尿病患者早期往往以小纤维受累为主,此时采用感觉定量测定有可能发现这类纤维的异常,随着症状的进展,大纤维也相应受累,此时常规的电生理检测即可发现异常[4]。

      NCV反映大纤维速度,通过检测有髓大纤维的传导速度为DPN早期提供客观依据,但此项检查方法需用针电极,病人有一定痛苦,有时难以耐受而使其应用受限。震动感觉反映有髓神经小纤维,操作简便、经济、重复性好。笔者分别应用VPT和NCV对同一批糖尿病患者进行检测,从检查异常率结果发现,无症状和(或)体征组VPT、NCV检查异常率分别为62.50%、33.33%,提示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很多患者已经存在感觉障碍,这对早期诊断DPN有一定意义。有症状和(或)体征组VPT、NCV检查异常率分别为88.89%、59.26%,并不是所有有症状者神经病变检查都有异常,考虑部分患者神经损害可能仅为细神经纤维受损,本组所进行的两项检查难以发现。从总体检查结果显示VPT检查异常率明显高于NCV(P<0.01),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5]。结果表明在早期发现神经损害方面VPT敏感性要优于NCV,为DPN早期诊断和预测糖尿病足风险提供一种良好手段,具有广泛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Young MJ, Byeddyc JL, Veves A, et al. The prediction of diabetic neuropathy foot ulceration using vibratory perception thresholds diabetes. A prospective study [J]. Diabetes Care,1994,17:557-560.

      [2]汤晓英.临床肌电图[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5:51-60.

      [3]王玉珍,许梓荣.震动感觉阈值检查在糖尿病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07,27(1):47-49.

      [4]赵飞,毛季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研究进展[J].医院与哲学,2006,27(3):21-23.

      [5]毛思巾,董为伟.定量感觉检查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中的应用[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1,17(4):235-238.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血尿酸水平的变化及其意义
    ↓下一篇:8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高渗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