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乳腺癌组织中环氧化酶2的表达及意义

    发表时间:2011-03-29  浏览次数:464次

      作者:史忠新 贺 颖1 王彩芹 作者单位:1 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分泌科(北华大学附属医院病理科,吉林 吉林 132011)

      【关键词】 乳腺癌;环氧化酶2;免疫组织化学

      近几年来,流行病学、动物学实验、环氧化酶2(COX2)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等多方面的证据表明,COX2与肿瘤的发生和进展有关。为进一步探讨COX2与乳腺癌的密切相关性及其在乳腺癌发生过程中可能的重要作用机制,本研究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 80例乳腺癌和40例癌旁乳腺组织中COX2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我院1999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80例经手术切除并经病理确诊的乳腺癌组织石蜡标本作为实验组,均为女性,年龄19~75(平均48.25)岁;同时从中随机抽取40例癌旁乳腺组织作为对照组。术前所有患者均未进行放化疗等治疗,且病史资料完整。

      1.2 试剂及来源

      兔抗人COX2单克隆抗体、SP试剂盒均购自北京中山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1.3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石蜡包埋组织切片常规脱蜡,水化后,经3%过氧化氢处理,微波抗原修复,其余染色步骤按试剂说明书进行。苏木素轻度复染,二甲苯透明,中性树胶封片,光镜观察。用磷酸盐缓冲液(PBS)代替一抗作阴性对照,用已知阳性的乳腺癌切片作为阳性对照。

      1.4 结果判断

      以胞浆内出现棕黄色颗粒视为COX2阳性细胞,以阳性细胞数所占比例(5个高倍视野)>5%时为本例阳性表达。乳腺癌组织学分级采用《实用外科病理学》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标准〔1〕。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χ2检验。

      2 结 果

      2.1 COX2在乳腺癌组织和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表达

      在实验组80例乳腺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53.75%(43/80),在对照组癌旁乳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7.5%(3/40),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1)。

      2.2 COX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COX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见表1。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淋巴结转移及肿瘤TNM分期增高,COX2阳性表达率升高。组织学Ⅲ级COX2阳性率显著高于Ⅰ+Ⅱ级(P<0.05),淋巴结有转移组显著高于淋巴结无转移组(P<0.01),TNM分期Ⅲ+Ⅳ期组显著高于Ⅰ+Ⅱ期组(P<0.01)。而患者的绝经前后,肿瘤大、小,COX2阳性率无显著差异(P>0.05)。表1 COX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

      3 讨 论

      COX是一种膜结合蛋白,是花生四烯酸合成前列腺素(PG)的限速酶。目前发现哺乳动物COX至少有两种同工酶,即COX1和COX2。COX1是结构型酶,被称为管家基因,体内大多数正常组织都可表达。而COX2是诱导型酶,被称为诱导性即刻反应基因(inducing immediate early gene),其表达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高度限制于某些组织,如脑组织、肾脏和眼中,不易检测〔2〕。但在生长因子、细胞因子、内毒素、激素、促肿瘤剂及癌基因等多种刺激因素的作用下可迅速诱导性表达。

      目前COX2对肿瘤形成的具体分子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已有实验表明,COX -2与肿瘤发生的作用机制可能为:①通过神经酰胺通路抑制细胞凋亡。神经酰胺是凋亡的有效诱导剂,而游离花生四烯酸在细胞内的堆积可升高小脂质信使神经酰胺的水平〔3〕。②COX2催化形成的前列腺素,具有抑制机体对肿瘤细胞局部免疫的作用。③促进内皮细胞的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刺激血管形成。④催化氨基酸形成具有诱变作用的丙二醛,直接癌症基因或引起p53等抑癌基因〔4〕。本组研究中显示乳腺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53.75%)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7.5%),与韩正祥等〔5〕结果略有差异。COX2能增强肿瘤细胞侵袭能力,有研究显示,COX2高表达可使金属蛋白酶2活性增加,膜金属蛋白酶表达增多,有利于癌肿侵袭淋巴结而发生转移〔6〕。本组研究显示,随着组织学分级的增高,淋巴结转移的发生和肿瘤TNM分期增高,COX2阳性表达率升高。而且COX2表达增高的癌细胞,可以产生旁分泌效应,使邻近上皮细胞表达COX2,继而恶变,促使肿瘤扩散。

      综上所述,乳腺癌组织中存在COX2的高表达,并与乳腺癌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肿瘤的TNM分期有关,COX2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可能扮演重要角色,COX2的检测可能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有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忠年,陈明昌,郭慕依主编.实用外科病理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601.

      2 Maihofner C,Charalambous MP,Bhambra U,et al.Expression of cyclooxygenase2 parallels expression of interleukin1 beta,interleukin6 and NFkappa B in human colorectal cancer〔J〕.Carcinogenesis,2003;24(4):66571.

      3 Basu GD, Pathangey LB, Tinder TL,et al.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growth inhibitory effects of the cyclooxygenase inhibitor celecoxib in human breast cancer cells〔J〕. Breast Cancer Res,2005;7(4):42235.

      4 Chan TA, Morin PJ, Vogelstein B,et al.Mechanisms underlying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mediated apoptosis〔J〕.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8;95:6816.

      5 韩正祥,张敬川,王 琳,等.环氧化酶2的表达与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相关性〔J〕.徐州医学院学报,2004;24(1):324.

      6 Ji F, Wang WL,Yang ZL,et al.Study on the expression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2 mRNA in human gastric cancer〔J〕.World J Gastroenterol, 1999;87:8039.

    ↑上一篇:果糖及木糖醇注射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
    ↓下一篇:2型糖尿病患者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