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男性幼儿分泌型乳腺癌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6-28  浏览次数:527次

      作者:王俊杰, 管迅行, 吴三纲, 杨 勇, 郭 君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肿瘤防治中心放疗科, 广东 广州 510060)

      【关键词】 男性幼儿乳腺癌; 分泌型乳腺癌; 病例报告

      男性乳腺癌发病率较低,国内男性乳癌约占全部乳腺癌患者的1%。而男性分泌型乳腺癌患者更为少见。我院2008年接收1例幼年男性分泌型乳腺癌,现报告如下:患儿男性,4岁,2006年12月因碰撞右侧胸壁后发现右乳腺外下象限肿块,约1.0 cm × 1.0 cm,家长考虑血肿而未予治疗,但肿块渐增大,遂于6个月后在当地医院检查:右胸壁肿块约为2.0 cm × 2.0 cm × 1.0 cm大小,质中,活动度可,无压痛,右侧腋窝可触及两枚直径约0.7 ~ 0.8 cm肿大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2007年6月23日在当地医院行乳腺肿块切除术,术后标本送四川华西医院病理科诊断为:倾向幼年性乳腺癌。遂行右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蜡块经我院病理科诊断为:右乳腺浸润型癌(倾向为分泌型癌/幼年性乳腺癌,男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2/11枚转移;免疫组化雌孕激素受体ER(-),PR(+),原癌基因CerbB2-;分期为pT2N1MO Ⅱb期。术后外院行CMF方案(环磷酰胺400 mg,第1天加甲氨蝶呤25 mg和5-氟尿嘧啶400 mg)化疗6周期,化疗后予他莫昔酚5 mg(2次/d)未行放射治疗,随访至今患儿身体健康,发育良好。

      

    ↑上一篇:新型的骨髓干细胞植物诱导剂
    ↓下一篇:人参皂苷Rg1、Rb1对淀粉样前体蛋白分泌酶代谢途径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