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心电图特征分析

    发表时间:2011-12-26  浏览次数:501次

      作者:卫菜园  作者单位:城固县医院,陕西 城固

      【关键词】 糖尿病,心电图特征,分析

      糖尿病是胰岛素分泌的缺陷或(和)胰岛素作用障碍,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因此早期干预2型糖尿病心血管危险因素减少心血管病的发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对近两年来173例糖尿病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73例中,男性105例,女性68例。50岁以上115例,50岁以下58例。其中合并高血压52例,脑血栓35例,脑出血11例,糖尿病肾病87例,肥胖者32例,吸烟者28例,嗜酒21例。

      1.2 诊断标准 空腹血糖浓度≥126 mg/dl(7.0 mmol/L);葡萄糖耐量试验2 h血糖浓度≥200 mg/dl(11.1 mol/L);有糖尿病症状,并且随机血糖浓度≥200 mg/dl(11.1 mmol/L)。注:需要在另一天对上述结果进行核实。

      1.3 转归 心血图改变与临床基本符合,随着糖尿病症状缓解,血糖、血脂、血压改变,心血图也出现明显改善,其中2例死于室性心律失常,58例恢复正常。

      2 讨论

      糖尿病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胰岛素分泌缺陷及靶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全身性代谢疾病,目前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已经成为一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病症。在全球范围内,糖尿病正以较为迅猛的速度发展着,已经成为肿瘤、心血管并发症等非糖尿病的2倍~4倍。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与冠心病的关系极为密切,大量流行病学和病理学资料证明[1]糖尿病是冠心病独立危险因素,甚至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约65%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冠心病;伴缺血性心脏病的糖尿病患者预后差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形成糖尿病心肌病导致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是心力衰竭死亡主要因素,而上述心血管病变,均可导致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常见心电图改变为STT缺血改变、窦性心动过速、早搏,原因与糖尿病导致大血管及微血管疾病有关,尸检发现:心肌细胞内及冠状动脉内有较多的糖蛋白,心肌微血管内有较多的脂肪,钙盐沉积,血管周围局灶性纤维化,内皮细胞与心肌细胞增生,从而导致心肌病变,心脏有点状、片状低供血,使心肌广泛室壁缺血,发生心肌肥厚供血不足等STT改变,冠状动脉及微血管病变。在糖尿病患者中合并高血压的比例达20%~40%,有报道达60%,是普通人群1.5倍~2.0倍。由于血管运动反射损害,表现心率及血压变动,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糖尿病、血糖代谢紊乱,内环境缺氧,髓鞘和神经内膜损伤,安静时心率≥90次/min,神经以迷走神经损害为主,正常存在立卧位心率变化随神经病变加重而减少,使患者呈相对固定心律。由于心脏传导系统微血管及心肌病变,间质纤维化造成房性室性心律失常;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发生心绞痛、心肌损害及猝死;白蛋白尿与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变的发生与死亡有关。173例糖尿病患者其中87例有蛋白尿,一些患者发现尿蛋白排泄增高者多伴有左室肥厚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增加,Derrcks[2]认为,全身性内皮细胞功能障碍是微量蛋白尿和心血管共同潜在因素,微量蛋白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明显升高,大量蛋白尿与心脏舒张、收缩末期内径明显增大有关。严格控制血糖,控制血压,扩血管、抗凝,改善心肌代谢,降低蛋白尿,纠正心律失常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有力措施。

      【参考文献】

      [1] 吕卓人,姜馨.糖尿病与心血管危险控制[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637639.

      [2] 陈寒蓓.糖尿病患者白蛋白尿与心脏病变的关系[J].中华实用内科杂志,2003,23:370371.

    ↑上一篇:那格列奈联合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糖尿病105例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