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有氧运动联合降糖药治疗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18例

    发表时间:2011-12-27  浏览次数:520次

      作者:吴韩,薛建华,丁陆明  作者单位:1江苏省如东县大豫医院内科, 如东226412;2如东县人民医院内科

      【摘要】 目的:评价适当运动联合降糖药对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方法:对54 例初诊体重指数(BMI)≥25.0 kg/m2的2型糖尿病患者,在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的基础上,随机分为联合组(有氧运动+降糖药)、单纯有氧运动组和单纯降糖药组连续干预1年。结果:3组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较治疗前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5);组间比较,联合组的FPG、2hPG、HbA1c、TG、TC、LDL-C、BMI等指标均较单纯有氧运动组和单纯降糖药组明显下降(P均<0.05),HDL-C明显提高(P均<0.05)。结论:在服用降糖药的同时配以适当有氧运动将更利于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血脂、BMI。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有氧运动,降糖药物

      糖尿病患者在我国有近4000万人,2型糖尿病占95%左右[1]。运动疗法作为糖尿病治疗的方法之一早已被众多研究所证实,但目前糖尿病患者中真正进行规则运动的还不足5%[2],尤其是在知识文化水平和宣传力度相对落后的农村。为此,我们选择无合并症及运动禁忌证2型糖尿病患者54 例,在征得患者同意后随机分为联合组(有氧运动+降糖药)、单纯有氧运动组和单纯降糖药组,进行为期1年的干预研究。通过对3个组治疗效果的对比,进一步验证和推广有氧运动在治疗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根据 WHO 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⑴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 mmol/L(200 mg/dl);⑵空腹血糖(FPG)水平≥7.0 mmol/L(126 mg/dl);⑶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 mmol/L(200 mg/dl),体重指数(MBI)≥25.0 kg/m2。对我镇周边中老年人群进行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同时经尿常规、心电图、血压、眼科等检查排除运动禁忌证,共检出符合条件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其中男29例,女25例,随机分为联合组、单纯有氧运动组和单纯降糖药组,3组在年龄、BMI、血糖、血脂等组成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对所选的54例患者制定并执行全面的糖尿病平衡饮食控制。(1)单纯有氧运动组:患者在制定合理饮食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运动方案因人而宜[2],同样要求患者家属对其进行严格监督;(2)单纯降糖药组:由本院医师根据每个患者的病情及个体差异为其确定降糖药及用药剂量,患者在保持以往生活规律的同时按医嘱口服降糖药物,并根据用药后门诊随访所测的空腹血糖值调整药物剂量;(3)联合组:患者在每天口服降糖药基础上配以适当有氧运动,具体注意事项同另两组。所有观察对象一旦出现出冷汗、心慌、呼吸急促时应立即停止运动,发现有严重头痛、水肿等要及时来院就诊,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方案,不再符合要求的患者应立即剔除。

      1.3 测试指标 FPG、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BI。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Stata8.0统计软件,用两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3组治疗前后各指标结果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干预治疗1年后,单纯有氧运动组和单纯降糖药组间血糖、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药物组BMI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

      2.2 副反应 实验过程中3组均未出现肝功能异常及严重头昏眼花者,所有观察对象无中途退出者。

      3 讨 论

      3.1 糖尿病患者的有氧运动 一般应遵循以下几点:(1)运动时间:最佳运动时间为进餐后1 h,此时血糖较高,可减少低血糖的发生,同时促进组织对糖的吸收,提高运动效果[3],并告知患者运动时间一般由运动10 min开始,而后延长至30~40 min,中途可间歇休息,运动时间累计在20~60 min为宜,达到运动强度后,再坚持20 min;(2)运动强度:正确的运动强度应该是运动中自觉周身发热,有微汗,有乏力感,但经休息后即可恢复。可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运动强度的大致确定,一般在运动后立即数脉搏,保持运动中的心率在(220-年龄)×(60%~70%)范围之内即可,有文献建议50岁者平均心率保持在120次/分左右[5];(3)运动频率:4~5次/周最为佳。

      3.2 作用机理 本实验发现单纯有氧运动在治疗中老年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的疗效与单纯使用降糖药的效果相当(P>0.05),且有氧运动更利于患者BMI的下降。其作用机理在于:(1)运动能增强机体胰岛素的分泌能力,从而改善胰腺代谢功能,有研究表明,糖尿病大鼠经游泳训练后,胰岛素的分泌能力改善明显[6];运动还可增加正常人和有胰岛素抵抗的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敏感性[7];糖尿病大鼠的肝细胞和骨骼肌细胞膜的胰岛素受体结合率运动后明显高于运动前[8];(2)运动后,糖尿病患者的骨骼肌细胞内的GLUT4蛋白和GLUT4 mRNA的含量均增加,这就使得骨骼肌细胞转运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增强[9],从而使血中胰岛素水平下降,有利于血糖的控制,改善了胰岛素抵抗[10];(3)通过运动,卵磷脂-胆固醇转酰基酶的活性得到提高,促进胆固醇转变成胆固醇酯,同时提高HDL-C的水平,降低了心脑血管疾病和高脂血症的发生率[11] ;(4)当运动达到一定强度时便可加速脂肪分解,达到减肥效用[12];(5)长期运动可促进心理健康,改善脑细胞活性,增强免疫力。

      同时,本实验发现联合组在降糖和调脂方面的作用均优于单纯有氧运动组和单纯降糖药组(P<0.05),说明有氧运动与降糖药在治疗肥胖型2型糖尿病中有协同作用,联合治疗效果更佳。鉴于本研究的样本量仍较小,今后将进行大样本观察以进一步证实。

      【参考文献】

      [1] 柳剑,蓝绍颖.2型糖尿病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26(3):230-232.

      [2] 高亭昕.规则运动与降糖药物治疗2型糖尿病对比试验[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0,19(3):326-327.

      [3] 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62-1386.

      [4] 王大海,施耀方.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8):445-446.

      [5] 申桂菊.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的教育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6(6):573-574.

      [6] 冯光斌,吴毅.运动训练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及胰岛素分泌功能的作用[J].中华理疗杂志,1998,21(2):78-80.

      [7] Perseghin G,Price TB,Petersen KF,et al.Increased glucose transport-phosphorylation and muscle glycogen synthesis after exercise training in insulin-resistant subjects[J].N Engl J Med,1996,335(18):1357-1362.

      [8] 丛琳,陈吉棣.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糖代谢和胰岛素分泌及受体功能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20(2):144-146.

      [9] Dela F, Ploug T, Handberg A, et al. Physical training increases muscle GLUT4 protein and mRNA in patients with NIDDM[J].Diabetes,1994,43(7):862-865.

      [10] 张中超.内分泌科主治医生245问[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1998:347.

      [11] 蔡蕾,陈吉棣.运动对预防大鼠高脂血症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4):314-316.

      [12] 王新民.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治疗进展[J].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1993,20(9):394-397.

    ↑上一篇:甘精胰岛素联合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磺脲类降糖药继发性失效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格列吡嗪缓释片联合二甲双胍对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