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口服降糖药物的选择

    发表时间:2012-02-13  浏览次数:530次

      作者:陶慧   作者单位:内蒙古扎兰屯,扎兰屯市人民医院

      【摘要】 对口服降糖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进行比较,提出口服降糖药物选择原则及药物评价。

      【关键词】 口服降糖药物,选择

      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持续不断地涌入市场,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和可负担性将成为人们选择的标准,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循证实践中心提供的口服降糖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比较的循证依据,比较有关治疗2型糖尿病口服药物的益处和危害,所比较的药物包括:二代磺脲类、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格列奈类及α糖苷酶抑制剂,其优缺点如下。

      1 分类比较

      1.1 磺酰脲类(格列本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

      优点:起效快,对血压没有影响,各种规格供应使用方便,价格便宜。缺点:体重增加;低血糖,格列本脲低血糖的发生高于格列美脲、格列齐特。

      1.2 二甲双胍

      优点:低血糖发生率低,没有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降低LDL,降低甘油三酯,对血压没有不良影响,价格便宜。缺点:胃肠道不良反应较多见,中度肾脏和心衰的患者不能服用,规格剂量的选择较少。

      1.3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米格列醇)

      优点:低血糖的发生率略低于磺酰脲类,无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降低甘油三酯,对胆固醇无影响。缺点:降低HbAlc的效果较二甲双胍低,较其他口服降糖药高,规格剂量选择较少,价格较高。

      1.4 噻唑烷二酮类

      优点:低血糖危险较低;轻度升高HDL;吡格列酮降低甘油三酯;剂量使用方便。缺点:心衰的危险较高;体重增加;水肿;贫血;升高LDL;罗格列酮升高甘油三酯,可能会造成心脏病发作;起效较慢;少见肝脏损害,需要监测;价格较高。

      1.5 格列奈类(那格列奈、瑞格列奈)

      优点:对胆固醇无不良影响,起效快。缺点:瑞格列奈致低血糖、体重增加的情况与磺脲类相似;那格列奈HbAlc的影响较小;规格剂量选择不方便;价格高。

      1.6 西他列汀 (2006年10月刚批准的新药,各类研究和使用经验较少)

      优点:低血糖发生率低;少见不良反应(新药);没有体重增加的不良反应;使用方便。缺点:降低HbAlc效果较其他降糖药差;作为二线药物可考虑单独使用,但是,如果患者不能使用其他药物可考虑单独使用仍需进一步研究;与老药相比不良反应的数据较少;价格较高。

      2 口服降糖药物有效性比较

      见表1。表1 口服降糖药物有效性比较根据以上分析,美国消费者联合会对于美国市场6大类11种口服降糖药的评价如下:(1)新药的疗效并非好于老药,磺脲类和二甲双胍这些老药的疗效与新型的口服降糖药(噻唑烷二酮类、糖苷酶抑制剂和格列奈类)疗效相似,事实上有些新药的疗效低于老药;(2)新药并不比老药更安全,所有的口服降糖药都会有或轻或重的不良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是选择降糖药时重要的考虑因素;(3)新药比老药更加昂贵,新型的降糖药比老药昂贵很多倍;(4)有时需要联合使用药品以改善血糖的控制。很多的糖尿病患者仅使用一种药并不能很好的控制血糖,可能需要使用两种或者多种降糖药,但是,应该注意的是,服用多种药品可能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和药物治疗费用的增加。

      3 推荐口服降糖药的选择

      原则(1)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的疗效相同或者更好;(2)所发表的有关安全性的报道应该与其他口服降糖药相同或者更好;(3)药品的费用应该低于或者与其他降糖药物相似。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肺结核59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糖耐量异常38例5年追踪结果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