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

    发表时间:2012-02-15  浏览次数:564次

      作者:张立明,王润秀,刘达恩,农庆文,欧斌贤  作者单位:530027 广西南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治疗的方法。方法 对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法进行评估。结果 58例2型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应用控制血糖、抗感染及手术等疗法,49例治愈,6例好转,3例无效。结论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患者宜采用控制血糖、抗感染及手术等综合疗法,糖尿病足的溃疡创面修复才是控制感染的最好办法。

      【关键词】 糖尿病,感染,治疗

      糖尿病足合并感染时如不及时处理,患者血糖不易控制,严重影响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感染反复迁延时,有并发生命的危险。在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1979年成人患病率不足1%,1994~1995年上升为2.5%,1996年升至3.2%,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4.2%[1],并随我国人口老龄化而有常见于中老年人群的趋势[2]。我科1999~2006年共收治糖尿病足患者87例,其中合并感染者58例。现将糖尿病足合并感染的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8例患者均属2型糖尿病,糖尿病和糖尿病足的诊断符合美国糖尿病协会(ADA)制订的诊断标准[3]。男40例,女18例;年龄38~72岁,平均(61±5.87)岁;糖尿病病程2~39年,平均7.7年;糖尿病足病程28天~10年,平均7.10个月;入院时血糖12.8~32.9 mmolL,平均血糖(22.8±3.24)mmoLL。糖尿病足溃疡面积最小1 cm×2 cm,最大12 cm×13 cm,58例合并感染,创面分泌物较多,周围软组织红肿明显。58例均合并周围神经病变。

      1.2 治疗方法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糖应控制在一定水平,一般稍高于正常值,本组在治疗时间空腹血糖要求控制在(FEBS)在6.1~11.4 mmolL,41例需要应用用胰岛素控制血糖在以上水平,血糖高或低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抗感染治疗,分局部与全身治疗。全身治疗最初可采取经验性治疗,而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的结果调整用药。溃疡局部换药,早期需要切开引流42例,周围红肿的软组织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局部感染控制和全身情况好转后进行溃疡创面的修复:根据溃疡的条件选择适宜的修复方法。本组应用皮瓣移植21例,皮瓣转移术后常规应用扩血管药物5~7天,3例皮瓣部分坏死,经再次清创移植中厚皮片后创面修复。单纯足趾截除和肢体高位截肢术9例。皮片移植18例。10例创面较小,反复换药和创面应用表皮生长因子后愈合。

      2 结果

      大部分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患者的空腹血糖(FPG)控制在6.1~11.4 mmolL。经局部及全身抗感染治疗,应用手术方法修复创面48例,非手术方法10例。结果55例感染得到有效控制,49例创面愈合,6例创面明显缩小自动出院。3例死亡,其中2伴肺部感染死亡,1例伴多器官功能死亡。皮片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39例,28例获得6个月~1年6个月的随访,行走无明显功能障碍,溃疡再发2例,再发率为7.14%。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一组由严重下肢血管病变或(和)神经病变及感染所引起的肢端缺血、溃疡和感染症候群,一旦足部出现溃疡,可发生感染,而大面积的感染需要更多的血液供应,如超出血管所承受的代偿负荷,便出现足坏疽[4]。足坏死、感染、血糖升高三者形成恶性循环。所以糖尿病足清除坏死组织和修复创面,控制感染,控制血糖应同时进行。

      糖尿病足溃疡合并感染时早期局部感染重,创面难以修复,早期以扩创引流为主,局部控制感染,局部可以应用磺胺嘧啶银软膏外敷,但该药不能接触伤口,对周围红肿的软组织有较好的控制感染作用。伤口常规引流。有全身感染者,治疗最初可采取经验性治疗,而后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细菌培养和药敏测定的结果调整用药。患者在抗感染的同时控制血糖;有效控制感染,血糖较易控制,血糖控制好,反过来有助于感染的控制。有效控制感染和血糖后,创面反复换药无好转时应考虑外科手术治疗。由于血糖的有效控制有赖于感染源的及时清除,而血糖过高又会影响手术的安全性,不要因为血糖偏高而拖延手术如创面植皮、自体皮瓣移植或截肢,术前血糖控制水平不要求达到正常,空腹血糖(FBS)要求控制在6.1~11.4 mmolL[5]时,认为手术是安全的。有骨髓炎、严重的软组织感染等,不能通过外科换药、游离植皮、皮瓣转移修复创面时,应考虑截肢(趾)术。糖尿病足的溃疡创面修复才是控制感染的最好办法。

      【参考文献】

      1 King H,Aubert RE,Herman WH.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 1995~2020prevalence,numerical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Diabetes Care,1998,211414-1431.

      2 国家“九五”攻关计划糖尿病研究协作组.中国12个地区中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02,18(4):280-284.

      3 朱禧星.现代糖尿病.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348.

      4 圈启芳,薛海波.糖尿病足60例临床分析.临床荟萃,2007,22(1):43.

      5 王润秀,林源,黎信森,等.糖尿病足溃疡47例外科治疗体会.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1,21(3):159.

    ↑上一篇:甘舒霖30R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住院糖尿病患者60例死因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