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I治疗甲亢后早发甲低影响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2-01-29 浏览次数:595次
作者:高钱纲,颜凌波,钟吉俊 作者单位:台州市中心医院,浙江 台州 318000
【摘要】目的分析131I治疗Graves病甲亢的早期疗效及其早发甲低影响因素。方法:对接受131I治疗的69例Graves病甲亢患者随访1 a,根据是否发生甲低分为第1组(甲低组)与第2组(无甲低组),采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甲状腺质量、计划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摄取剂量、131I剂量、治疗前后甲状腺功能、是否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等因素与甲低的关系。结果:治疗后1 a,有18.9%(13/69例)患者发生甲低,有81.1%(56/69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两组的131I剂量间差异无显著性(t=1.069,P>0.05),但每克组织给予的摄取剂量间差异有显著性(t=2.696,P<0.05)。结论:早发甲低与甲状腺质量及给予的每克组织实际摄取131I剂量有关,只要131I治疗前停用内科药物治疗适当时间,131I疗效不受影响。
【关键词】 Graves病,内照射治疗,碘放射性同位素,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131I治疗甲亢后有部分患者发生甲低,早发甲低与一些因素有关,本文报道了我科采用131I治疗甲亢的疗效,并分析了一些影响早发甲低的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03年5月至2005年10月在本科接受131I治疗的69例Graves病甲亢患者,其中男17例,女52例,年龄25岁~63岁,平均年龄43.8岁,有36例治疗前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行131I治疗前停药2周以上,剔除曾行131I治疗的患者。
1.2 131I治疗剂量MBq
MBq=预计给予的每克甲状腺组织实际摄取MBq×甲状腺质量(g)/甲状腺最高吸碘率(%),其中,甲状腺质量主要依据触诊及甲状腺扫描确定,预计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实际摄取剂量通常为2.96 MBq~4.44 MBq。
1.3 随访
治疗后,除少数患者因症状重加用β受体阻滞剂外,大多数患者均未接受其他治疗,治疗后每3个月左右测定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TSH水平,随访时间为1 a,1年后评价疗效,并根据是否发生甲低将患者分为两组:第1组为甲低组,第2组为无甲低组,包括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或仍增高者。
1.4 统计分析
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治疗前后甲状腺质量、6 h吸131I率与24 h吸131I率比值、计划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实际摄取131I剂量、病程、131I剂量、治疗前后T4或T3水平等参数;而性别、治疗前是否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等定性指标则采用χ2检验,对于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的变量,用判别分析。
2 结果
2.1 131I的治疗效果
治疗后3个月,有68%(47/69例)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有16%(11/69例)患者发生甲低,有16%(11/69例)仍然处于甲亢,随着时间的推移,甲低的发生率逐渐增高,而有部分甲亢患者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治疗后1 a,甲低患者达到23.1%(16/69例),而仍为甲亢的患者仅8%(6/69例),有68%(47/69例)患者甲状腺功能维持正常,总治愈率为91%。
2.2 影响疗效的因素
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平均质量分别为(44.9±7.76)g及(48.5±11.5)g,差异有显著性,第2组患者的甲状腺质量高于第1组(t=2.386,P<0.05)。其中,甲低多发生于甲状腺小于45 g的患者(62.7%),两组的131I剂量差异无显著性(t=1.045,P>0.05),但给予每克组织的实际摄取剂量差异有显著性(t=2.696,P<0.05),第1组(平均为4.12 MBq/g)高于第2组(平均为3.83 MBq/g),另外,两组间无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治疗前两组的T3、T4水平间差异无显著性,6 h吸131I率与24 h吸131I率的比值间差异也无显著性,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抗甲状腺微粒体抗体(MCA)间差异无显著性(P均>0.05)。69例患者中有36例治疗前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疗程在1个月至数年不等;所有患者在接受131I治疗前均停药2周以上,其余未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的患者治疗后1 a分别有7.1%~10%,仍处于甲亢,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χ2=0.74,P>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甲亢131I治疗后1 a,有91%的患者甲亢治愈,但同时有23.1%的患者发生甲低,甲低的发生率与年龄、性别、病程、治疗前甲状腺激素水平、TGA、MCA抗体水平等无关,这与有关报道[1,2]一致,Alevizaki等[2]认为,早发甲低与甲状腺的质量无关,本研究结果表明,甲低组与无甲低组的甲状腺质量间差异有显著性,表明甲状腺的大小可能是影响发生早期甲低的可能因素,甲状腺大的患者不易发生早发甲低,但其治愈率也相对降低,此结果与Sabri等[3]的报道一致,这可能是甲状腺越大,其质量越难准确估计,通常估计质量会较实际质量偏小,因此,给予的治疗剂量偏小,加之有些甲状腺特别大的患者通常采用分次治疗,因一次给予较大的剂量会引起明显的副反应,故第1次给予的治疗剂量常较实际应给予的剂量小,也使其一次治愈率降低。Sabri等[3]认为早发甲低与治疗总剂量有明显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两组治疗总剂量间差异无显著性,而计划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实际摄取剂量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治疗的总剂量并不影响早发甲低的发生率,而计划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实际摄取剂量是影响早发甲低发生率的可能因素,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剂量越大,越易发生早发甲低,有研究表明,内科药物治疗影响甲状腺的碘代谢,因而会降低131I的疗效[4,5]。本研究资料表明,131I治疗前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的患者与未接受内科药物治疗的患者,其治愈率差异无显著性,有部分患者接受131I治疗前曾接受过内科药物治疗,但在131I治疗前均停用内科药物至少2周以上,表明只要在接受131I治疗前停用内科药物一定时间,131I的疗效将不受影响,国外有许多作者认为,不能将甲低看成131I治疗的副作用,而应看成131I治疗的目标,因而主张采用大剂量的131I尽快纠正患者的甲亢[5],该观点不能被完全接受,因为许多研究表明,一些因素与早发甲低有关,本研究发现甲状腺较小的患者较易发生早发甲低,同时,每克甲状腺组织接受的剂量越大,越易发生早发甲低。因此,在131I治疗甲亢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早发甲低的发生,对于甲状腺较小的患者,应适当减少预计给予每克甲状腺组织的实际摄取131I剂量。
【参考文献】
[1]Wilson R, James H, Black E, et al. Early prediction of hypothyroidism following 131 I treatment for Graves’ disease[J]. Eur J Nucl Med,1998,14:180183.
[2]Alevizaki CG, AlevizakiHarhalaki MC. Radioiodine131 treatment of thyrotoxicosis: dose required for and factors affecting the early induction of hypothyroididm[J]. Eur J Nucl Med,1985,10:450454.
[3]Sabri O, Zimny M. Determination of factors affecting the therapeutic outcome of radiodine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Graves’ disease[J]. Nuklearmedizin,1998,37:8389.
[4]Sabri O, Schreckenberger M. Success rate of radioiodine therapy in Graves’ disease: the influence of thyrostatic medication[J]. J Clin End Metab,1999,84:12291233.
[5]Connell JM, Hilditch. Radioprotctive action of carbimazole in radioiodine therapy for thyrotoxicosis influence of the drug on iodine kenetics[J]. Eur J Nucl Med,1987,13:358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