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初步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

    发表时间:2012-04-11  浏览次数:560次

      作者:吴建锋1, 周君纯1, 郑丽2 作者单位:(1. 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检验科, 广东 湛江 524003; 2.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 检验科, 广东 广州 510655)

      【摘要】 目的: 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分为尿微量白蛋白(MAU)正常组(60例)及MAU阳性组(60例),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观察对照组、MAU正常组及阳性组的血浆PAI1水平有无差别,并分析PAI1与MAU的相关性。结果:MAU阳性组空腹血浆PAI1水平高于MAU正常组(P<0.01),MAU正常组空腹血浆PAI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浆PAI1浓度升高,MAU阳性患者其浓度升高更为明显,表明PAI1可能是糖尿病血管并发症发生的一个危险因素。

      【关键词】 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尿微量白蛋白,2型糖尿病;血管并发症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2型糖尿病发生血管病变的机制复杂,除了受长期慢性高血糖、脂质代谢紊乱、血流状态改变、内皮细胞功能紊乱等因素的影响外,纤溶功能异常也扮演重要的角色[1]。目前研究表明,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在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血管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尿微量白蛋白(MAU)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危险因子。本研究通过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PAI1与MAU变化关系,初步探讨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月至2010年2月在广东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就诊并未经治疗的初诊2型搪尿病患者120例,年龄30~60岁,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均排除急性心肌梗死、风湿、结核、感冒、肿瘤等急慢性病变,心、肝、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其中尿MAU正常60例,MAU阳性60例[尿白蛋白与尿肌酐比值(Alb/Cr):男<2.5 mg·mmol-1或女<3.5 mg·mmol-1为MAU正常;男2.5~25 mg·mmol-1或女3.5~25 mg·mmol-1为MAU阳性(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名作为对照组。

      1.2 方法

      所有对象准确测量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静息15 min后坐位测量右肱动脉血压,连测两次取均值。所有研究对象均空腹10 h,憋尿8 h,次日晨空腹常规抽取静脉血,用EDTA管留取静脉血2 ml,离心后留取血浆,置于-80 ℃冰箱保存,统一检测PAI1。留取早晨第1次中段尿检测MAU。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对其中呈偏态分布的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变换,符合正态分布后进行统计运算,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各组一般资料的比较

      各组间年龄、性别、血压及BMI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各组间基本资料及空腹血浆PAI1水平的比较

      2.2 各组间PAI1的比较MAU阳性组空腹血浆PAI1水平显著高于MAU正常组(P<0.01);MAU正常组空腹血浆PAI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2.3 空腹血浆PAI1与各因素的关系分析以空腹血浆PAI1为因变量进行简单相关分析发现,PAI1与Alb/cr、BMI呈正相关,r分别为0.66,0.322(均P<0.01)。见表2。表2 空腹血浆PAI1与各因素的相关性

      3 讨 论

      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极高,PAI1致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机制为促进细胞外基质积聚及血栓形成,调节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2]。研究表明,PAI1是内皮细胞外基质的一个组成部分,当血管内皮损伤时,凝血系统被激活,形成纤维血凝块与内皮下基质相连,纤溶活性降低,致局部细胞外基质聚集和纤维蛋白沉积及血栓形成,并刺激随后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血小板释放大量PAI1致局部抗凝血栓形成,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加速糖尿病大血管病变[3]。

      MAU反映了广泛血管内皮损害和内皮功能障碍,不仅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而且也是大血管病变的指标[4]。本研究以MAU作为糖尿病血管病变的检测指标,观察PAI1浓度与MAU含量的关系,从而探讨PAI1浓度改变与血管病变的关系,及其在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中的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的PAI1水平升高,且MAU阳性组升高更为明显,提示PAI1可能是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发展的一个危险因素。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PAI1水平,改善低纤溶状态,无疑对延缓或阻止2型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形成大有益处。

      PAI1在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通过减轻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降糖、调脂、降压等综合治疗,降低PAI1水平,改善高凝状态,对防治2型糖尿病及其血管病变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LOSEV R Z, KULIKOVA A N. Modern views of diabetic angiopathy of the lower limbs (epidemiology, risk factoretiopathogenesis atherosclerosis of diabetes mellitus) Part I [J]. Angiol Sosud Khir, 2005, 11(3): 1420.

      [2] KUTZ S M, NIKEY S A T, WHITE L A, et al. Induced PAIImRNA expression and targeted accumulation are early GI events in serum stimulated rat kidney cells [J]. Cell Physiol, 1997, 170(1): 818.

      [3] PANDEY M, TUNCMAN G, HATAMISLIGIL G S. Diverget roles for p55 and p75 TNFalpha receptors in the induction of plaminogen activator inhibitorI [J]. Am J Pathol, 2003, 162(3): 933941.

      [4] 闻杰,陆志强.2型糖尿病微量白蛋白尿的临床诊断意义[J].上海医学,2008,31(4):250.

    ↑上一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误诊为急性胰腺炎2例报告
    ↓下一篇:阿托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观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