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术前血糖水平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2-04-18  浏览次数:712次

      作者:周文琦  作者单位: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九医院内科

      【关键词】 糖尿病,白内障,手术前护理,血糖;干预性研究

      糖尿病性白内障(DC)是糖尿病(DM)疾病中最常见的并发症,DM患者血糖的高低可直接影响白内障术后视力恢复程度,目前我院眼科采用白内障超声乳化并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方法治疗本病,而术前血糖的控制成为白内障手术是否的成功的关键,但是由于患者术前焦虑、恐惧心理造成血糖的不稳定,影响手术如期进行,因此护理干预是解决患者血糖不稳的非常重要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在我院诊断为DC的98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符合2型DM和DC的诊断标准[1],其中男47例,女51例;平均年龄46.5岁;病程4~10年,平均5.9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护理组50例;2组患者均为术前1周调整空腹血糖(FPG)≤7.5 mmol/L,2 h血糖(2 h PG)≤11.1 mmol/L即可手术。2组一般资料间有均衡性。

      1.2 方法 2组均要求患者服用降糖药物和一般护理。护理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干预模式给予心理疏导。内容包括:患者入院后责任护士进行个性化健康教育,其内容包括:(1)制作并发放宣传资料,介绍DM的病因、危险因素、症状、预防、综合治疗及健康的行为方式。(2)护理组由专业营养师根据患者的年龄、饮食习惯、血糖结果制定个体化DM饮食,责任护士进行及时跟踪与反馈。(3)患者由于长期患病和感知改变,对白内障疾病及超声乳化术治疗的有关知识缺乏了解,术前常常产生焦虑、恐惧、紧张心理,担心手术效果,责任护士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解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全过程、手术特点,安全性与愈合情况。(4)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及心理承受能力,进行解释性和支持性的个体化心理护理及指导,介绍手术医生的特长及成功完成手术例数使患者放心。(5)对听力障碍和老年痴呆的患者,讲话时语速要放慢,要有耐心,并请家属协助与其交流,请术后视力恢复好的患者现身说法,以消除患者的顾虑,增强治病的信心,指导患者自我调节,稳定情绪,保持最佳心理状态。(6)情绪紧张可致交感神经兴奋,胰高血糖合成加强,葡萄糖生成输出增高而导致血糖增高[2]。告诉患者不良的心理因素也是血糖升高的主要原因,良好的心态是控制血糖的必要措施。(7)如果监测FPG结果很高,护士先不要急于告诉患者FPG数值,以免引起患者的紧张、不安的情绪,造成再次升高,先仔细询问患者的饮食、睡眠、情绪等是否有变化,待分析原因后,再安慰开导患者并与医生沟通适当调整胰岛素的剂量。(8)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酌情安排性格、习惯比较接近的患者住同病室使患者维持原来的生活节奏。(9)对于焦虑、忧郁等心理障碍严重的患者必要时给予心理暗示及放松治疗。(10)手术前晚及术前30 min应用镇静剂,避免心理因素造成应激性高血糖、高血压[3],以增加手术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通过静脉采血实验室检查方式监测每日FPG及2h PG数值,记录患者是否达到FPG≤7.5 mmol/L, 2 h PG≤11.1 mmol/L的手术要求。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组干预后FPG和2 h PG水平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组干预后FPG和2 h PG水平与干预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2组FPG和2h PG水平比较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与护理组比较,#P<0.05

      2.2 护理组干预后总有效率95.7(48/50)%,FPG及2 h PG符合眼科白内障手术要求均能如期进行手术,治疗组总有效率78.3%(36/48),无效10例不能如期进行手术。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DM和白内障均为老年性疾病,DM伴随白内障者占白内障疾病的50%, DM患者的血糖水平与白内障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也呈正相关[4],因此术前血糖的控制除降糖药物、指导患者正确的饮食外,患者的心理因素通常被医护人员所忽视,患者术前都存在着一个共性问题就是,由于术前焦虑心理造成血糖控制不理想而延后手术日期,有的甚至暂停手术。手术无论大小,给患者都会带较强烈的应激反应,由于术前精神过于紧张,使交感神经兴奋,血中儿茶酚胺等对抗胰岛素的激素增多,血糖居高不下,胰岛素用量越来越大,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向患者讲明紧张情绪对血糖及手术的影响,通过心理安慰和疏导,使患者精神放松,很快血糖降至满意水平,而且胰岛素用量也减下来,顺利进行了手术。本研究结果提示,系统和规范的护理干预,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积极控制血糖,能稳定患者情绪,使患者以最佳的身心状态配合手术治疗,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从而增强患者对手术成功的信心。

      【参考文献】

      1 World Helth Organization Definition,Diagnosis and Classification of Diabetes Mellitus and its Complication Report of WHO Geneva WHO 1999.

      2 范丽凤.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的护理进展.实用护理杂志,1997,13:64.

      3 刘燕.糖尿病患者口腔围手术期护理20例.实用护理杂志,2002,18:3940.

      4 董砚虎,钱荣立主编.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第1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72.

      5 赵宏文.糖尿病病人的手术护理要点.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5,14:150151.

    ↑上一篇:超重肥胖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县(市)级医院开展对糖尿病患者知识教育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