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替米沙坦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观察

    发表时间:2012-04-26  浏览次数:682次

      作者:吴标良,王民登,韦 华,蒙连新 作者单位:(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百色 533000)

      【摘要】 目的 观察替米沙坦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控制血糖的基础上,治疗组40例加用替米沙坦治疗,对照组40例加用安慰剂,12周后观察两组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血尿素氮(BUN)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UAER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bA1c、Cr、BUN两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米沙坦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具有保护肾脏的作用。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血管紧张素Ⅱ;替米沙坦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约30%的1型糖尿病和20%~50%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糖尿病肾病[1],糖尿病肾病已成为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DN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的速度比一般的肾脏疾病快14 倍之多[2],微量蛋白尿是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标志,可促进糖尿病病情的发展,目前研究已证实血管紧张素Ⅱ(Ang Ⅱ) 受体拮抗剂(ARB) 有除降压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本文通过观察替米沙坦对降低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的作用,以探讨其肾脏保护机制。

      资料和方法

      1.一般资料 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6月门诊收治和住院早期DN患者80例(糖尿病诊断符合1999 年WHO 糖尿病诊断标准),所有患者肾功能正常,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 为30~300 mg/24 h (20~200 μg/min),除外发热、妊娠、肝脏病及原发性肾脏疾病、泌尿道感染等引起蛋白尿的患者,且近期未使用过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和ARB类药物。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男25例,女15 例,平均年龄(55.8±12.2) 岁,平均病程(11.0±1.9)年;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龄(53.3±12.6)岁,平均病程(12.9±1.7) 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HbA1c、UAE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健康教育、糖尿病饮食、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降糖治疗等正规糖尿病治疗,治疗组加用替米沙坦口服,20 mg/次,1次/日,对照组加用安慰剂口服,疗程均为12周。

      3.观察指标 UAER、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Cr)、尿素氮(BUN),均由我院生化实验室使用美国贝克曼COULTER 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系统测定。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各组治疗前后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治疗后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1.两组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比较 治疗组UAER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无明显变化(P>0.05);治疗12周后两组间UAE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UN、Cr和HbA1c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 #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 △P<0.01。

      2.不良反应 治疗组引起干性咳嗽1例,未发现其他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完成整个疗程治疗。

      讨 论

      DN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之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和肾功能下降,其具体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有研究证实,高血糖可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引起Ang Ⅱ增加,Ang Ⅱ具有收缩血管作用,一方面引起肾脏血流动力学变化,造成肾脏损伤,另一方面,其可参与某些细胞因子的表达,直接促进肾小球系膜细胞变性及纤维化形成。此外,蛋白激酶C(PKC)被认为在糖尿病肾病发生中发挥重要作用[3]。PKC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参与调节机体各器官功能,包括肾脏的多种生理功能如细胞生长、增殖及分化,从而影响肾脏血流动力变化及肾小管物质转运[4],其本身可参与蛋白尿的形成。肾脏中主要有2 种Ang Ⅱ受体,即1型受体(AT1)和2型受体(AT2),成年人90%以上Ang Ⅱ受体为AT1,ARB类药物可阻断Ang Ⅱ受体与AT1的结合,导致出球小动脉扩张,降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使肾小球对白蛋白的通透性降低,从而降低UAER 的排泄。此外,研究表明ARB类药物替米沙坦可通过下调蛋白激酶活性而对肾脏起保护作用[5]。高血压作为一个危险因素与DN 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其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而替米沙坦作为一种降血压药物有着很好的降压作用,因此,替米沙坦减少尿蛋白的另一机制源于其良好的降压效果[6]。本研究显示,替米沙坦可显著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尿微量蛋白排泄率,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肾功能,对保护肾脏、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有较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33-1034.

      [2]孙世澜,曾红兵.老年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6,25(1):18-19.

      [3]Way KJ,Chou E,King GL.Identification of PKC isoform specific biological actions using pharmacological approaches[J].Trends Pharmacol Sci,2000,21(5):181-187.

      [4]Z.Karim,N.Defontaine,M.Pailiard,et al.Protein kinase C isoforms in rat kidney proximal tubule: acute effect of angiotensin IL[J].Am J Physiol Cell Physiol,1995,269(1):134-140.

      [5]夏学励,王 桃.建立大鼠糖尿病模型研究替米沙坦对大鼠肾脏内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及对其蛋白激酶C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06,35(12):41-44.

      [6]李永峰,张 慧.替米沙坦联合肠溶阿司匹林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8,5(20):78-79.

    ↑上一篇:甲状腺滤泡癌组织PAkt与PTEN表达及其与血管生成关系
    ↓下一篇:Tei指数评估无症状糖尿病患者左心功能的探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